[实用新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5608.7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祝春才;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31540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生产 尾气 高效 喷淋 吸收 装置 | ||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喷淋单元、二级喷淋单元和供液管(6);
一级喷淋单元包括中效吸收塔(1),中效吸收塔(1)底端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液口且其顶端设有第一出气口,中效吸收塔(1)内设有中效喷淋机构;
二级喷淋单元包括高效吸收塔(2),高效吸收塔(2)顶端设有尾气排出口(3)且其底端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液口,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4)与中效吸收塔(1)的第一出气口连通,第二排液口通过第二管道(5)与中效喷淋机构的进液口连通;高效吸收塔(2)内设有高效喷淋机构,供液管(6)与高效喷淋机构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喷淋单元还包括初效吸收塔(7),初效吸收塔(7)底端设有尾气进管(8)、吸收液排出管(9)且其顶端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三管道(10)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初效吸收塔(7)内设有初效喷淋机构,初效喷淋机构的进液口通过第四管道(11)与第一排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初效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初效吸收塔(7)顶端的初效喷淋管(12),第四管道(11)上设有第一泵(14),第一泵(14)通过第一导液管(13)与初效喷淋管(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初效喷淋机构还包括多个位于初效喷淋管(12)下方的第一回流喷淋管(24),初效吸收塔(7)底端设有第一回流管(25),第一回流管(25)上设有多个第一回流泵(26),多个第一回流泵(26)通过多个第四导液管(27)分别与多个第一回流喷淋管(24)连接;初效吸收塔(7)内位于任一第一回流喷淋管(24)下方位置均设有第一填料层(15),第一填料层(15)包括筛板以及在筛板上堆积的不锈钢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效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中效吸收塔(1)顶端的中效喷淋管(16),第二管道(5)上设有第二泵(17),第二泵(17)通过第二导液管(18)与中效喷淋管(1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效喷淋机构还包括多个位于中效喷淋管(16)下方的第二回流喷淋管(28),中效吸收塔(1)底端设有第二回流管(29),第二回流管(29)上设有多个第二回流泵(30),多个第二回流泵(30)通过多个第五导液管(31)分别与多个第二回流喷淋管(28)连接;中效吸收塔(1)内位于任一第二回流喷淋管(28)下方位置均设有第二填料层(19),第二填料层(19)包括筛板以及在筛板上堆积的不锈钢球。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效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高效吸收塔(2)顶端的高效喷淋管(20),供液管(6)上设有第三泵(21),第三泵(21)通过第三导液管(22)与高级喷淋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效喷淋机构还包括多个位于高效喷淋管下方的第三回流喷淋管(32),高效吸收塔底端设有第三回流管(33),第三回流管(33)上设有多个第三回流泵(34),多个第三回流泵(34)通过多个第六导液管(35)分别与多个第三回流喷淋管(32)连接;高级吸收塔内位于任一第三回流喷淋管(32)下方位置均设有第三填料层(23),第三填料层(23)包括筛板以及在筛板上堆积的不锈钢球;高效吸收塔(2)内位于高效喷淋管(20)下方位置设有第四填料层(36),第四填料层(36)包括筛板以及在筛板上堆积的不锈钢球。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尾气高效喷淋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尾气进管(8)、第三管道(10)和/或第一管道(4)内至少设有一台增压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56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手机的裸眼光栅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坡被动消能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