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放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5634.X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34 | 分类号: | B65H23/34;B65H23/26;B65H75/24;B65H18/02;B65H23/025;B65H23/188;B41F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放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放料装置,包括:主支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导向机构,连接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辊,用于引导料带的输送方向;吸附部件,用于对输送经过的料带产生吸力;展开部件,与吸附部件相邻设置,用于展开料带;阻尼辊,其中第一导向辊、吸附部件、展开部件和阻尼辊依次沿料带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并且均连接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以使料带稳定输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放料装置,能够保证料带在收卷的过程中保持平展、不易产生褶皱;便于后续包装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将生产的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收卷已在印刷、纺织、塑料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印刷品的收卷,由于经过印刷,会涉及到印刷品的烘干、印刷品收卷后两侧截面不平整、收放卷过程中产生褶皱等问题。虽然大部分印刷设备具有烘干功能,但仍会有印刷品收卷前未及时、充分地烘干导致印刷图案受到损坏。并且,大部分收卷装置均会有收卷后两侧截面不平整和产生褶皱的问题,部分收卷装置会增加挡板等部件,但仍会损坏印刷品两侧边或使印刷品产生褶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收放料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收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辊,用于引导料带的输送方向;
吸附部件,用于对输送经过的料带产生吸力;
展开部件,与所述吸附部件相邻设置,用于展开料带;
阻尼辊,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辊、吸附部件、展开部件和阻尼辊依次沿料带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并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以使料带稳定输送。
优选地,所述收放料装置还包括收料气胀辊,所述收料气胀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且设于所述阻尼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辊将料带引导输送经过所述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产生的吸力使料带能够贴于所述展开部件,转动的所述展开部件展开料带后再将其输送至所述阻尼辊,最后收卷于所述收料气胀辊上。
优选地,所述收放料装置还包括放料气胀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放料气胀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相邻设置于所述吸附部件的上方,并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导向辊用于将放置于所述放料气胀辊上的料带引导输送至印刷装置进行印刷。
优选地,所述收放料装置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上方,完成印刷的料带被输送经过所述加热机构烘干后输送至所述第一导向辊。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组内,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两端可滑动地设于第二滑槽组内。
优选地,所述吸附部件包括罩壳和多个吸附件,其中所述多个吸附件设于所述罩壳内,所述罩壳的底面具有通孔,以使料带经过具有通孔的所述底面时,吸附件的吸力作用于料带。
优选地,所述吸附件包括涡轮吸风风机和/或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展开部件包括至少一根开幅辊,所述开幅辊的表面具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条纹和第二螺旋条纹,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条纹和第二螺旋条纹由所述开幅辊的中点向其两端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5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机端部封堵结构
- 下一篇:高浓度复合功能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