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电极连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6001.0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彦;蔡坤容;张慕容;沙永香;顾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型电极连接片,所述L型电极连接片包括本体(1)和翻折部(2),所述翻折部(2)用于翻折之后与所述本体(1)共同包裹极耳以进行超声波焊接。该L型电极连接片翻折部在翻折之后与本体共同包裹极耳以进行超声波焊接,这样的包裹可以在焊接中保护极耳,避免极耳在超声波焊接时易被超声波震碎、剥离。同时,由于本体和翻折部均与极耳接触,在超声波焊接之后成为一体,焊接更为牢靠、稳固,有效地改善了虚焊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L型电极连接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生产加工过程中,连接片是电池中连通电池内外的部件,在电池中是一种比不可少的部件。
但是现有的生产过程中,极耳与连接片直接焊接容易发生虚焊,焊接效果不佳,且最外层极耳易被超声波震碎、剥离,导致接触内阻增加,电池充放电过程发热量大,存在安全隐患,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极耳与连接片之间容易虚焊以及极耳在焊接时易被超声波震碎、剥离问题,提供一种L型电极连接片,该L型电极连接片翻折部在翻折之后与本体共同包裹极耳以进行超声波焊接,不仅在焊接中保护了极耳,同时还提高了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L型电极连接片,所述L型电极连接片包括本体和翻折部,所述翻折部用于翻折之后与所述本体共同包裹极耳以进行超声波焊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和所述翻折部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90°至180°。
优选地,所述L型电极连接片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翻折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翻折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L型电极连接片的焊接面积的范围为10至25平方毫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翻折部在翻折之后与本体共同包裹极耳以进行超声波焊接,不仅在焊接中保护了极耳,同时还提高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焊接前);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焊接后)。
附图标记说明
A极耳 1本体
2翻折部 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焊接前),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焊接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L型电极连接片,如图1和图2所示,该L型电极连接片可以包括本体1和翻折部2,翻折部2可以用于翻折之后与本体1共同包裹极耳A以进行超声波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L型电极连接片翻折部2在翻折之后与本体1共同包裹极耳A以进行超声波焊接,这样的包裹可以在焊接中保护极耳A,避免极耳A在超声波焊接时易被超声波震碎、剥离。同时,由于本体1和翻折部2均与极耳A接触,在超声波焊接之后成为一体,焊接更为牢靠、稳固,有效地改善了虚焊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6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除皱装置
- 下一篇:卸船机漏斗观察窗偏心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