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回填土底板堵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6566.9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浩;曹雨璠;潘琦;刘涛;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4 | 分类号: | E02D31/04;E02D15/04;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张力 |
地址: | 1013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回填 底板 堵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回填土底板堵漏结构,包括由下至上的防水层、垫层、混凝土底板、回填土以及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底板向上延伸形成混凝土反梁,混凝土反梁包括多道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横梁以及多道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竖梁,且横梁与竖梁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填土成孔,回填土成孔设于混凝土保护层表侧;且回填土成孔贯穿至混凝土底板顶部;注浆孔,注浆孔设于回填土成孔下方并与回填土成孔连通;注浆孔贯穿至防水层,适于注浆并堵漏;注浆锚杆,注浆锚杆设于注浆孔内,且注浆锚杆内设有注浆液,适于进行注浆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堵漏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修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回填土底板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设计过程中,为达到抗浮标准,往往在基层底板设置混凝土反梁结构,并用回填土填筑500-1000cm厚度,随后在其混回填土上方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如中国专利CN102182325B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方法,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地下室底板结构易在外荷载或内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且在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情况下会产生裂隙并形成渗水通道,当柔性防水层局部或大面积失效后,地下水经过破损的防水层以及结构层之间发生窜水,窜水继续经过渗水通道进入地下室内部形成渗漏现象。
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施工方便的一种室内回填土底板堵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的室内回填土底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回填土底板结构,包括由下至上的防水层、垫层、混凝土底板、回填土以及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底板向上延伸形成混凝土反梁,所述混凝土反梁包括多道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横梁以及多道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竖梁,且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相互垂直,还包括:
回填土成孔,所述回填土成孔设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表侧;且所述回填土成孔贯穿至所述混凝土底板顶部;
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设于所述回填土成孔下方并与所述回填土成孔连通;所述注浆孔贯穿至所述防水层,适于注浆并堵漏;
注浆锚杆,所述注浆锚杆设于所述注浆孔内,且所述注浆锚杆内设有注浆液,适于进行注浆操作。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回填土成孔与所述注浆孔均呈网格状排列,且所述注浆孔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竖梁围合成的矩形内。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注浆孔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上,同一横向的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同一纵向的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回填土成孔的直径为100mm。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锚杆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注浆孔内,所述注浆锚杆的底部伸入所述混凝土底板内,且所述注浆锚杆的顶部高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20mm。
进一步的,所述回填土成孔与所述注浆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所述防水层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锚杆长度大于所述回填土厚度。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回填土成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相邻两个所述注浆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锚杆长度大于所述回填土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回填土的厚度为500-1000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反梁由所述混凝土底板延伸至回填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6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业用粪便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铝合金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