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0543.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鄢保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科信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27/00;B24B47/12;B24B47/22;B24B4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郭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可通过机械手段自动对五金制品表面进行打磨,增强加工精度的同时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包括底板、四组支杆、工作台和电机,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打磨轮;还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前固定杆、后固定杆、横板、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移动板、第一气缸、四组立柱和第二气缸,移动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第一气缸左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四组立柱顶端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滑动槽,第二气缸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打磨装置是一种用于五金制品加工过程中,对五金制品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的辅助装置,其在五金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四组支杆、工作台和电机,四组支杆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支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打磨轮;现有的打磨装置使用时,首先把五金制品放置于工作台上,使需要打磨的面朝上,把电机通电,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打磨轮转动,工作人员手持电机,通过打磨轮对五金制品表面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使用中发现,工作人员手持电机对五金制品表面进行打磨,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加工精度较低,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通过机械手段自动对五金制品表面进行打磨,增强加工精度的同时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可靠性的高效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底板、四组支杆、工作台和电机,四组支杆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打磨轮;还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前固定杆、后固定杆、横板、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移动板、第一气缸、四组立柱和第二气缸,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左端分别与左支撑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右端分别与右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均可滑动固定在前固定杆和后固定杆上,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顶端分别与横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底端分别与移动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移动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转动孔,电机安装在移动板顶端,传动轴底端穿过转动孔,所述第一气缸右端与右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第一气缸左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左端与右连接板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四组立柱顶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立柱顶端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滑动槽,四组支杆底端分别伸入至四组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气缸底端与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气缸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顶端与工作台底端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还包括四组支腿和四组滚轮,所述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还包括中间杆和推杆,所述中间杆右端与左支撑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所述推杆底端与中间杆顶端左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还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底端分别与工作台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还包括四组辅助块,四组立柱右侧壁分别横向设置有四组方形孔,所述四组方形孔分别与四组滑动槽连通,所述四组辅助块左端分别穿过四组方形孔并分别与四组支杆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打磨装置,还包括稳定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顶端分别与稳定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科信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科信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0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服装结构制图的尺子
- 下一篇:一种提包式耐磨悬垂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