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杏树嫁接用保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3006.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卿;王爱香;陈孟亚;王峰;马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超拓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8 | 分类号: | A01G2/38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树 嫁接 保护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杏树嫁接用保护支架,包括保护机构与支撑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贴合在砧木侧壁上的多个软垫,所述软垫的侧壁上上下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根扎带,所述支架座内设有锁定机构,两根所述扎带的自由端分别依次穿过各个设置在相同高度上的限位环,并与锁定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软垫,可避免装置对植株造成损伤,装置多处可以滑动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植株;装置安装拆卸简单,对操作者的经验及技术要求要求低,容错率较高,能够有效保护嫁接植株,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杏树嫁接用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嫁接是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嫁接刚完成时,接穗与砧木的连接并不牢固,容易受风力影响而分离,所以需要进行防护。
传统的防护措施一般为利用塑料膜进行绑扎,这种防护措施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经验,比较考验操作者的技术,对于经验不足的操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容错率较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保护支架来代替传统的防护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杏树嫁接用保护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杏树嫁接用保护支架,包括保护机构与支撑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贴合在砧木侧壁上的多个软垫,所述软垫的侧壁上上下对称设有两个限位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架座,所述支架座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根扎带,所述支架座内设有锁定机构,两根所述扎带的自由端分别依次穿过各个设置在相同高度上的限位环,并与锁定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夹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架座侧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支架座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滑动杆远离按钮的一端贯穿滑槽的侧壁向内腔中延伸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中间处,且滑动杆与支架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位于滑槽内的部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连接在按钮与滑槽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楔形块,所述支架座内贯穿开设有两个弧形槽,且两根扎带分别插接在两个弧形槽内,两个所述楔形块均贯穿内腔的侧壁分别延伸至两个弧形槽内并抵在扎带上。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垂直贯穿设置在支架座上的竖杆,且竖杆与支架座滑动连接,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臂并铰接有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优选地,所述支架座的靠近软垫一侧的侧壁为弧形,且支架座的弧形侧壁抵在软垫上。
优选地,所述扎带上设有锯齿槽。
优选地,所述横杆与第二夹持臂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杆与第二夹持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软垫,可避免装置对植株造成损伤,装置能够适用于粗细不同的植株,操作者可以根据砧木半径的不同,使用不同数量的软垫进行包裹,活动的第二夹持臂保证装置能够夹持粗细不同的接穗,且竖杆与横杆均滑动,这样就保证了装置在应对不同的植株时都能达到不错的防护与固定效果。
通过设置扎带、限位环、楔形块配合使用,使装置的拆装变得十分方便,操作者能够轻松地掌握装置的安装拆卸并能够快速地将装置安装在植株上,对操作者的经验及技术要求较低,容错率较高,提高了嫁接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超拓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超拓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3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