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3456.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奇;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奇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志男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科 安全 束带 锁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包括床体、约束绳和约束套,床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锁扣座,约束绳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扣,通过在床体两侧设置的两组约束绳和约束套可以分别将患者的双手双脚固定柱,在对约束绳和床体进行固定时,将插扣通过插入口插入锁扣座的内部,使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互相对齐,形成一个圆形,然后将锁扣座两侧的锁板旋转,使圆柱锁块插入第一锁孔内,从而使插扣、圆柱锁块和锁扣座形成互相卡接,在圆柱锁块插在第一锁孔内部时,将卡板延固定板向下滑动,使卡板一端卡入圆柱锁块的卡槽内部,形成二次锁定,当需要打开时,需要向上滑动卡板,然后再向两侧展开锁板,同时也适合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精神科患者一般利用约束绳固定在约束床上,传统的约束绳一端一般捆绑固定在床体,一端捆绑在患者身上,但是部分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这种捆绑患者的方式,且操作麻烦,现有部分通过卡扣固定,现有现有的卡扣多为简易型,患者在用力情况下易挣脱,也增加了患者在意外情况下容易打开卡扣的情况,同时现有一种磁扣约束带,在对约束带进行锁定时通过磁控锁进行锁定,该锁定方式较为方便,但是对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适用,需要将磁控锁安装在20CM以外,以保证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包括床体、约束绳和约束套,床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锁扣座,约束绳一端固定设置有插扣,锁扣座顶端内部开设有插入口,锁扣座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一锁孔,第一锁孔贯通锁扣座的两端,第一锁孔和插入口互相贯通,锁扣座的两端侧边固定设置有连接键,两组连接键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锁板,两组锁板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圆柱锁块,两组圆柱锁块的顶端开设有卡槽,锁扣座的底部两侧边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两组固定板的内部通过滑槽连接有卡板,插扣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锁孔,约束绳的远离插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日字扣,日字扣的一端通过绳带固定连接有约束套。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固定板呈“U”型设置,且两组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板设置在滑槽内部,方便卡板卡入卡槽内部形成二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孔和插入口为互相贯通设置,当插扣通过插入口插接在锁扣座内部时,能够使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互相对其形成圆形孔,且所述第一锁孔呈圆形设置,配合圆柱锁块进行锁定。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圆柱锁块的直径小于第一锁孔的直径,便于圆柱锁块插入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形成圆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孔设置成半圆形的凹槽,配合第一锁孔形成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锁板的宽度小于卡板的宽度,使卡板的两边超出锁板的两侧,方便打开或锁定时,手指通过超出锁板两侧的卡板区域,将卡板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通过在床体两侧设置的两组约束绳和约束套可以分别将患者的双手双脚固定柱,在对约束绳和床体进行固定时,将插扣通过插入口插入锁扣座的内部,使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互相对齐,形成一个圆形,然后将锁扣座两侧的锁板旋转,使圆柱锁块插入第一锁孔内,从而使插扣、圆柱锁块和锁扣座形成互相卡接,在圆柱锁块插在第一锁孔内部时,将卡板延固定板向下滑动,使卡板一端卡入圆柱锁块的卡槽内部,形成二次锁定,当需要打开时,需要向上滑动卡板,然后再向两侧展开锁板,可以避免传统简易型的卡扣导致患者可能在意外的情况下使卡扣脱扣,同时也适合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奇,未经张跃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3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用防尘呼吸罩
- 下一篇:一种利于更换湿化填充物的人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