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3782.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2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关汉文;关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晶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煮面桶煮粥 不粘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涉及餐饮领域,主要为了解决通过煮面桶煮粥会粘锅的问题;该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包括桶体和桶底,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桶底包括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桶体底部固定有转轴,转轴分别与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转动连接;所述桶体内设有两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桶体内的限位套筒和固定在桶底上的限位块,限位套筒内插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固定在拉杆上,拉杆末端设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转动连接在限位块内,在粥煮好后,通过提起桶体,粥会自动进入煮面桶底部,从而解决出现米粒粘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学校饭堂用煮面桶煮粥的时候,会出现米粒沾锅底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煮粥时米沉底堆积;由于面桶底部的发热丝温度高,使得面桶底部的米没能够充分吸收水分而发糊,导致米粒烧糊粘在底部。这种情况会让煮面桶在使用后难以清洗,费时费力,也造成米粒的浪费,所以需要一种在用煮面桶煮粥时米粒不粘锅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解决通过煮面桶煮粥会粘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包括桶体和桶底,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桶底包括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桶体底部固定有转轴,转轴分别与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转动连接;所述桶体内设有两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桶体内的限位套筒和固定在桶底上的限位块,限位套筒内插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固定在拉杆上,拉杆末端设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转动连接在限位块内。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桶体上固定有多个挂耳,挂耳挂设在煮面桶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个所述的限位组件对称设置在桶体内。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第一桶底和第二桶底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桶体内还设有提升组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固定在桶体上的拉环,拉环上滑动连接有卡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提升组件的数量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桶体内,且提升组件和限位组件相互错开。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煮面桶内设置桶体和桶底,能够在粥桶体和桶底内煮粥,当粥煮好后再将粥倒入煮面桶底部,使得在煮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粘锅的情况,更加方便煮面桶的清洁工作且不会造成浪费;通过限位组件将桶体和桶底进行连接,非常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A-A剖视图。
图5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桶底转出桶体的立体图。
图6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桶底转出桶体的正视图。
图7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限位组件的正视图。
图8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限位组件的侧视图。
图9为用于煮面桶煮粥不粘锅的装置中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晶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晶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3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老化家居功能型护理桌
- 下一篇:一种切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