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5405.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尤伟;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翼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勘察 救援 无人机 散热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包括吸热板、导热通孔、散热腔、微型马达、放置腔、排热管、从动杆以及扇叶,散热壳下端面贴合有吸热板,散热壳内部下侧开设有多组导热通孔,散热壳内部上侧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腔上侧安装有扇叶,扇叶内环形侧面安装有从动杆,散热壳内部上侧开设有放置腔,散热壳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排热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无人机散热效果欠佳,不具备主动散热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有效对无人机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无人机在飞行时,其内部会产生热量,传统的无人机外壳不具备散热功能,这就导致无人机飞行一段时间就要落下来停止散热,在使用时十分不方便,以往的外壳只是简单的开设几个散热孔,远远达不到对无人机内部进行快速散热的效果,现在急需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有效对无人机进行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包括支架、无人机主体、散热壳以及散热机构,所述无人机主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无人机主体上端面安装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导热通孔、散热腔、微型马达、放置腔、排热管、主动杆、从动杆以及扇叶,所述散热壳下端面贴合有吸热板,所述散热壳内部下侧开设有多组导热通孔,所述散热壳内部上侧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上侧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内环形侧面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右端面卡装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右端面装配有微型马达,所述散热壳内部上侧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散热壳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排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热管为T形,且排热管内部下侧为斗篷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通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导热通孔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马达通过导线与无人机主体的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热管下侧安装有抽吸蜗壳,所述抽吸蜗壳与扇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吸热板、导热通孔、散热腔、微型马达、放置腔、排热管、主动杆、从动杆以及扇叶,该设计有效对无人机进行散热,解决了原有无人机散热效果欠佳,不具备主动散热功能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因排热管为T形,且排热管内部下侧为斗篷状,排热管有效将扇叶抽吸出来的热量排出,因导热通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导热通孔规格相同,导热通孔有效将吸热板传递来的热量导出到散热腔中,因排热管下侧安装有抽吸蜗壳,抽吸蜗壳与扇叶相匹配,抽吸蜗壳提高了扇叶抽吸力,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有效对无人机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中散热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勘察救援无人机用散热外壳中散热机构中A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翼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翼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5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