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6327.1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坤;管陈锋;胡家傲;丁振宇;潘州鑫;蒋正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5/18 | 分类号: | A47K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结构 牙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包括:杯壁、杯底、把手,所述把手包括上耳把手、下耳把手,所述杯壁成杯底小杯口大的斜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倒置、横放等方式,使牙刷杯中参与的水自动流出,避免水渍的形成,从而保证了牙刷杯内壁的干燥,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滤水牙刷杯,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
背景技术
随着牙刷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以来,其对应的用来装水的杯子也就被命名为牙刷杯,为了迎合广大的消费群体,牙刷杯的形状也是各式各样,材料的选择更是与时俱进,但是这些牙刷杯有一个通用的问题常常使人烦恼,因为牙刷杯的使用场所在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并且考虑其使用的频率几乎是每天一到两次,所以牙刷杯的内壁会长时间潮湿含有水渍,因此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每隔一段加时间,牙刷杯的杯壁和杯底都有一层厚厚的污垢,不但影响使用,甚至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细菌感染或者拉肚子等等。
以往仅通过刷牙后的倾倒,往往排水效果不佳,使污垢仍能大量滋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自滤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包括:杯壁、杯底、把手,所述把手包括上耳把手、下耳把手,所述杯壁成杯底小杯口大的斜面结构。上耳把手配合下耳把手用于使用者手持,下耳把手还用于悬挂,杯壁成斜面结构便于悬挂时,杯中水的流出。
所述上耳把手大、所述下耳把手小。提高使用者拿取的舒适度;在悬挂时,下耳把手小可以增大杯壁的倾斜度。
所述上耳把手高出杯口。无需挂钩悬挂,直接倒置牙刷杯即可排水,且倒置时,上耳把手和杯口两个支点形成的倾斜度,便于水的流出。
所述把手成宽平状,所述上耳把手小、所述下耳把手大。依靠宽平的把手可横放牙刷杯,由于上耳把手小,下耳把手大,横放时,杯壁成杯口向下的斜面,可排水,同时避免倒置牙刷杯时杯口接触桌面。
所述下耳把手比所述上耳把手宽。使横放牙刷杯时,摆放的更稳。
所述杯底成中间凸起,周围凹陷状。将剩余水聚集到杯底周围凹陷处,便于倒出;杯底凸起增加了杯内面积,有助于水的蒸发。
所述杯底从把手侧向另一侧倾斜。将剩余水聚集到把手的另一侧,便于悬挂或倒置牙刷杯时,水的排出。
所述杯底向把手侧倾斜。将剩余水聚集到把手一侧,便于横放牙刷杯时,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悬挂、倒置、横放等方式,使牙刷杯中参与的水自动流出,避免水渍的形成,从而保证了牙刷杯内壁的干燥,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倒置滤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的俯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横放滤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自滤水功能结构牙刷杯把手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壁;2、上耳把手;3、下耳把手;4、杯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