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尾门踏板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6751.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月忠;王磊;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踏板 具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尾门踏板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第一固定结构、限位结构和踏板主体;限位结构具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踏板主体具有连接部和踩踏部,连接部与第一固定结构可翻转的连接;踩踏部具有工作状态和翻转状态;在工作状态下连接部抵接在上限位部;在翻转状态下连接部抵接在下限位部;通过可翻转连接使得踩踏部具有工作状态和翻转状态;通过限位结构使得踩踏部受到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处于稳定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踩踏部被上限位部限制可为乘员提供支撑点,便于乘员上下车辆;当尾门踏板处于翻转状态,被下限位部限制处于稳定状态,进而在保证提供支撑功能的基础上,有利于保证车辆的离去角满足要求,不会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尾门踏板和具有该尾门踏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越野车通过性很好,离地间隙很大,接近角、离去角都很大。但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因为车身离地高度大,从尾门上车、下车时很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急需设计一种尾门踏板在保证汽车离去角大幅度减小的同时满足乘员的上、下车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尾门踏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尾门踏板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尾门踏板,包括:
第一固定结构,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内,具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
踏板主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的连接部和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的踩踏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可翻转的连接;所述踩踏部具有远离所述车身地板的工作状态和靠近所述车身地板的翻转状态;
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连接部抵接在所述上限位部;在所述翻转状态下,所述连接部抵接在所述下限位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
螺杆,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侧连接;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可翻转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呈板状;
所述下限位部呈水平设置;所述上限位部与所述下限位部远离所述踏板主体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下限位部所在的平面呈钝角的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第一延伸部,由所述下限位部远离所述上限位部的一端朝向所述踩踏部方向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二延伸部,由所述上限位部远离所述下限位部的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内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
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固定在所述车身地板上的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踏板主体上的第三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在所述踩踏部处于所述工作状态和所述翻转状态时,所述拉簧不受力或受力为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均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主体还包括圆弧部,所述圆弧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踩踏部之间且所述圆弧部的圆心角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主体形成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为所述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分切机
- 下一篇:山地铰接式拖拉机前配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