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9070.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湘晖;庄德义;叶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2 | 分类号: | A61F5/44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陈槐萱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冲洗 负压造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包括造瘘袋本体、设置在造瘘袋本体上端的冲洗组件、设置在造瘘袋本体一端中部位置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连接接口外周的防护面纸,所述连接接口用于外接于负压吸引头。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便于通过负压吸引头将分泌物引流至造瘘袋本体内,并通过冲洗组件对引入到造瘘袋本体内的分泌物进行冲洗经造瘘袋本体的底端排出,另外通过防护面层有效的避免了分泌物对使用者伤口以及使用者皮肤的伤害,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造瘘袋本体的使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瘘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
背景技术
肠道畸形的新生儿首次手术一般都会进行造瘘,进行引流,解除梗阻,再择期进行根治术。护士目测造瘘口大小,在底盘上进行裁剪,再套上造瘘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由于目测和手工裁剪的误差,往往底盘和造瘘口之间会有空隙,肠道分泌物可从空隙流到腹部周边的伤口和皮肤,导致手术切口和皮肤炎症损伤。如果造瘘袋有适当的负压并可进行冲洗,当分泌物渗出时,可被冲洗或吸走,减少或避免在空隙处残留,可以有效地保护腹部的手术切口和皮肤,减少患儿疼痛和伤口感染,促进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旨在现有技术中的造瘘袋本体由于目测和手工裁剪的误差,往往底盘和造瘘口之间会有空隙,肠道分泌物可从空隙流到腹部周边的伤口和皮肤,导致手术切口和皮肤炎症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动冲洗的负压造瘘装置,包括造瘘袋本体、设置在造瘘袋本体上端的冲洗组件、设置在造瘘袋本体一端中部位置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连接接口外周的防护面纸,连接接口用于外接于负压吸引头;
冲洗组件包括贯穿与造瘘袋本体且设置在造瘘袋本体内的连接管道,通过连接轴套与连接管道相连接的缓冲滴筒、通过连接轴套与缓冲滴筒相连接的连接头以及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液位调节开关。
进而便于通过负压吸引头将分泌物引流至造瘘袋本体内,并通过冲洗组件对引入到造瘘袋本体内的分泌物进行冲洗经造瘘袋本体的底端排出,另外通过防护面层有效的避免了分泌物对使用者伤口以及使用者皮肤的伤害,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造瘘袋本体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防护面纸设置为无纺布材质,且防护面纸的内侧与造瘘袋本体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防护面纸与造瘘袋本体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防护面纸对使用者皮肤的保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造瘘袋本体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管道设置为硅胶材质或者橡胶材质,且连接管道与造瘘袋本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造瘘袋本体内腔的气密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造瘘袋本体对分泌物进行吸引的质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头外接于生理盐水输液瓶,进而便于通过连接头将输液瓶内的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对造瘘袋本体进行冲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液位调节开关、缓冲滴筒和连接头分别设置在连接管道远离与造瘘袋本体相连接的一端,便于观察,且便于通过液位开关对连接管道内的冲洗液的流速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管道远离与造瘘袋本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放端,连接管道的另一端设置为封闭端,且靠近封闭端的连接管道的外周设置有微孔,微孔呈螺旋状设置在连接管道的封闭端上,微孔的内径设置为2mm-2.5mm,进而便于通过微孔对连接管道内的冲洗液进行引流,另外由于微孔呈螺旋状设置,进而便于对冲洗液进行扩散式的对造瘘袋本体进行冲洗,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冲洗组件对造瘘袋本体进行冲洗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儿童医院,未经厦门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9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