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纱机连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9215.1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勇;王会霞;范青友;刘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0 | 分类号: | D01H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纱机 连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纱机连轴装置,其通过将主驱动轴与下清洁轴的连接处分别加工有四个组装面,并且在组装面上加工有摩擦齿,在摩擦齿上贴合固定缓冲胶垫,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再通过两个束紧组件螺栓连接至一体形成外圆内方的束紧件,通过束紧组件内部的束紧面与缓冲胶垫紧密贴合至一体,以此实现减小驱动启动时以及停机时对连接处的冲击损害;并且为了提高驱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在主驱动轴以及下清洁轴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组装孔和组装凸起,两者组合实现更加稳定的动力传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纱机连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粗纱机上,其下清洁轴在和驱动装置连接时,目前是通过圆套管将驱动轴和下清洁轴固定,通过顶丝将两者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种结构长时间使用时容易造成顶丝破坏,并且顶丝损坏后不容易拆卸。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善,设计一种新型的粗纱机连轴装置,首先可以解决现有连接装置易松脱失效的弊端,再者,其必须具有容易拆装的特点以此完全解决现有技术上的弊端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连轴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及实现,组装及拆卸方便,可很好的实现连接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粗纱机连轴装置,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主驱动轴和下清洁轴以及围绕在两者接头处的束紧件;所述的主驱动轴以及下清洁轴上,其在连接处分别加工有四个组装面,每个组装面上皆设置有摩擦齿,摩擦齿上贴合固定有缓冲胶垫;所述的束紧件为两瓣式设计,由两个对接的束紧组件组成,所述的两个束紧组件的内径处皆加工有一个束紧面,所述的束紧面和组装面上贴合的缓冲胶垫相对应;所述的两个束紧件上,其中一个上加工有多个螺纹孔,与螺纹孔相对应的,在另一个束紧件上加工有等同数量的沉孔;通过螺栓贯穿沉孔和螺纹孔连接将两个束紧组件组合。
所述的主驱动轴以及下清洁轴上,两者在结合处的端面上分别加工有一个多边形的组装孔和一个组装凸起,所述的组装孔和组装凸起匹配设置,以组装凸起可顺畅插入至组装孔内且组装凸起不晃动为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其通过将主驱动轴与下清洁轴的连接处分别加工有四个组装面,并且在组装面上加工有摩擦齿,在摩擦齿上贴合固定缓冲胶垫,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再通过两个束紧组件螺栓连接至一体形成外圆内方的束紧件,通过束紧组件内部的束紧面与缓冲胶垫紧密贴合至一体,以此实现减小驱动启动时以及停机时对连接处的冲击损害;并且为了提高驱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在主驱动轴以及下清洁轴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组装孔和组装凸起,两者组合实现更加稳定的动力传输。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驱动效果稳定,安装及拆卸方便,并且制作成本低,适合在纺织车间内推广,是一种理想的粗纱机连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Ⅱ;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Ⅲ;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束紧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主驱动轴,2、下清洁轴,3、束紧件,4、组装面,5、摩擦齿,6、缓冲胶垫,7、沉孔,8、螺纹孔,9、束紧面,10、组装孔,11、组装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9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筋混凝土护坡生产装置
- 下一篇:胶体材料灭火效果分析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