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圈及铲斗密封结构及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9400.0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7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帅;吴涛;孙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6 | 分类号: | E02F3/36;E02F3/40;E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梦宁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密封 结构 挖掘机 | ||
1.一种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圈(100)包括防尘圈环体(110),防尘圈环体(110)用于设置在铲斗耳板(200)和斗杆前支承(300)之间的环形凹槽内;
所述防尘圈环体(110)的外周侧设置有向所述铲斗耳板(200)侧和所述斗杆前支承(300)侧延伸的帽部(120);
所述帽部(120)包括第一帽部(121)和第二帽部(122),所述第一帽部(121)的内周侧壁用于与所述铲斗耳板(200)的外周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帽部(122)的内周侧壁用于与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外周侧壁抵接;
所述防尘圈环体(110)的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130),所述第一凸筋(130)用于与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朝向所述铲斗耳板(200)的端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帽部(122)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筋(140),所述第二凸筋(140)用于与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外周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130)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尘圈环体(1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方向,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侧面与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铲斗耳板(200)的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侧面与所述防尘圈环体(110)的内周侧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13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13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32)和凸出部(131),所述连接部(132)与所述防尘圈环体(110)连接,所述凸出部(131)背向所述连接部(132)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侧面与内周壁之间采用倒角过渡;
所述防尘圈环体(110)朝向铲斗耳板(200)的侧面与所述防尘圈环体(110)的内周壁之间采用倒角过渡。
8.一种铲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耳板(200)、斗杆前支承(300)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圈(100);
所述斗杆前支承(300)与所述铲斗耳板(200)铰接,所述铲斗耳板(200)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斗杆前支承(300)的环形槽,所述防尘圈(100)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用于密封所述铲斗耳板(200)与所述斗杆前支承(300)之间的间隙。
9.一种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铲斗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94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运输用载物架
- 下一篇:一种冷却液体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