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0205.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崇玉;鲍岳祥;周海峰;赵亚南;许文雄;周志鹏;倪炜;刘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管接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包括顶管本体和用于连接两个顶管本体端部的套环,套环设置在顶管本体的内侧,套环的两端分别与顶管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顶管本体的外径一致,顶管本体外表面与土壤之间摩擦阻力小,施工顶力小;套环厚度不受限制,可根据管道规格及施工要求任意设计,套环强度、刚度满足管道规格和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开挖工程顶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玻璃钢顶管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市政管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国内顶管应用实践,在施工过程中,顶管端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同时由于顶管端部有效厚度小于管体有效厚度,因此顶管破坏、失效的主要形式为顶管接头破坏、失效,顶管接头的可靠性决定了顶管的可靠性。传统顶管采用外置式柔性套筒接头连接,为了减小顶进过程的阻力,在实际工程中,顶管接头部位外径与管体外径相同,套环装配于管端外部,为了装配套环和橡胶密封圈,必须在顶管端部加工套环所需的工作面和装配橡胶密封圈所需的橡胶槽,由于套环和橡胶密封圈占用了管端大量空间,这样就减小了管端的有效厚度,降低了管材承受施工顶力的能力,为了保证管材顶力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增加管材壁厚,提高管材有效厚度,从而增加了管材成本。同时,由于顶管外径受限,套环厚度也受到了限制,套环强度和刚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易造成接头质量事故。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8443612A,公开日为2018年08月24日,名称为“钢筋混凝土顶管管节接头”,公开了及钢筋混凝土顶管管节接头,接头位于相邻的前管节与后管节之间的接口处,接头的连接部件至少包括管节外壁密封连接部件和管节内壁密封连接部件,管节外壁密封连接部件至少包含位于前管节后端的承口钢套环及位于后管节前端的插口钢环,管节内壁密封部件至少包括前管节与后管节内壁分别设有一个钢套环,每个钢套环至少包括环形的钢环及环形的梁板,梁板前后两侧均匀分布肋板且有螺栓孔,肋板和螺栓孔的位置相互交错,前管节与后管节梁板上的螺栓孔位置相互对应,相互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本技术方案能够完全满足电力顶管等具有高防水要求工程的需要,并能够适应高水压、软弱地层等复杂施工环境。但是该专利中套环仍设置在管道外侧,仍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顶管外径受限,套环厚度也受到了限制,套环强度和刚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顶管本体的外径一致,顶管本体外表面与土壤之间摩擦阻力小,施工顶力小;套环厚度不受限制,可根据管道规格及施工要求任意设计,套环强度、刚度满足管道规格和施工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顶管接头结构,包括顶管本体和用于连接两个顶管本体端部的套环,套环设置在顶管本体的内侧,套环的两端分别与顶管本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顶管本体接头处的套环设置在顶管本体的内侧,顶管本体的外表面没有多余的凸出结构,整根顶管本体外径一致,顶管本体外表面与土壤之间摩擦阻力小,施工需要的顶力较小。套环材质可采用玻璃钢、碳素钢或不锈钢,套环的功能主要是连接相邻的顶管本体,并在施工顶进过程对顶管本体进行限位,以防管线偏离轨道。由于套环设置在顶管本体内侧,内侧的泥土会被挖除去,因此,套环的连接结构不会影响施工阻力,套环厚度不受限制,可根据顶管本体的规格及施工要求任意设计,套环强度、刚度满足管道规格和施工要求;提高了顶管本体管端有效厚度和施工顶力,提高了一次性顶进距离降低了管材成本,提高了顶管接头质量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顶管本体端部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滑槽,两个相邻顶管本体的连接滑槽组成限位环槽,套环设置限位环槽内。所述结构使套环可以限制两个顶管本体的周向位移,且套环位置可以相对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环槽的大径大于套环的外径,套环的外径大于顶管本体的内径,顶管本体的内径大于套环的内径。上述结构中套环内表面凸出管道内表面的高度,即为管端增加的有效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