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0490.0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B24B41/06;B24B41/0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外圈 加工 用具 角度 调节 机构 抛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外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和工作筒,所述底座上端的右侧安装有活动筒,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竖杆的上部安装有转杆,所述固定筒固定在竖杆外壁的右侧,所述工作筒安装在转杆的左侧,所述转筒安装在工作筒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连接筒的内部。该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设计了具有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件进行安装的问题,设计了具有转动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角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外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轴承外圈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轴承进行打磨抛光,从而减小轴承上的摩擦,进一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转动的精度,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抛光设备对轴承进行处理。
随着抛光设备的使用,传统抛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现有的抛光设备无法有效对不同规格轴承进行安装固定,导致使用对象较为局限,同时在对加工件进行操作时,不方便对加工件加工位置进行调整,同时无法有效对加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过程中需要将加工件反复拆卸调试。
综上所述,现有的抛光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不方便对加工件进行安装,不方便对加工位置进行调整和不方便对加工角度进行调整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抛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对加工件进行安装,不方便对加工位置进行调整和不方便对加工角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和工作筒,所述底座上端的右侧安装有活动筒,且活动筒的上端安装有工作轴承,并且工作轴承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侧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上端安装在活动槽的内侧,并且活动槽开设在竖杆的右侧,同时竖杆安装在底座上端的中部,所述竖杆的上部安装有转杆,且转杆右侧的外部设置有挤压块,并且挤压块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在竖杆外壁的右侧,且固定筒的外壁安装有转环,并且转环设置在挤压块的左侧,所述工作筒安装在转杆的左侧,且工作筒的外壁上安装有调节齿环,并且调节齿环的外侧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安装在工作筒的内壁上,且转筒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杆,并且挤压杆的下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在连接筒的内部,且连接筒安装在工作筒内侧,所述挤压杆的末端连接有轴承本体。
优选的,所述活动筒通过工作轴承和调节环组成转动连接,且调节环和活动杆为螺纹连接,并且活动杆和活动槽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且挤压块和转环为卡合连接,并且转环和固定筒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齿环和转筒上设置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且转筒和挤压杆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和轴承本体为卡合连接,且连接杆关于挤压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连接杆和连接筒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外圈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机构的抛光设备,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件进行安装的问题,设计了具有转动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角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1.通过将轴承本体放置在工作筒的内侧,通过对调节齿环进行控制,转筒带动挤压杆运动,挤压杆带动连接杆在连接筒中进行滑动,实现挤压杆对轴承本体的外壁进行挤压,从而实现对装置上轴承本体的固定,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加工件进行安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川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电动车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噪音源外移的新风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