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节式电缆承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0665.8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姚炜;郑棋;蒋帅华;方俊齐;陈栋;夏翔;傅骏峰;占冬冬;尹景耀;井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调节 电缆 承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式电缆承托架,涉及电力施工的电缆承托架领域。现有的电缆承托架需在现浇混凝土地面阶段进行预埋,预埋出现偏位时无法满足电缆敷设线路和转弯半径要求,同时,电缆承托架的承托横梁高度无法在施工时进行临时调节,使用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包括1个承托横梁和2个左右横向排列的固定支架,2个固定支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基础上,承托横梁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2个固定支架之间,承托横梁在高度向位置可调节和固定。可方便实现在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后进行安装固定,可有效满足电缆敷设线路和转弯半径要求,通过承托横梁的高度调节和固定,便于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实现电缆承托的高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的电缆承托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式电缆承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工程中,常规的电缆承托架往往需在现浇混凝土地面阶段就进行预埋施工,预埋施工要求精度高,不能出现偏位等情况,否则无法满足后期电缆敷设线路和转弯半径要求。同时,常规的电缆承托架每副支架的出厂生产高度都是一致的,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地面阶段调整支架基础高度,以间接实现支架高度调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式电缆承托架,以方便电缆承托高度调节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度可调节式电缆承托架,包括1个承托横梁和2个左右横向排列的固定支架,所述的2个固定支架竖向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地面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承托横梁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2个固定支架之间,承托横梁在高度向位置可调节和固定。可拆卸连接便于电缆承托架在不同的施工地点的重复拆装使用,通过承托横梁的高度调节和固定,便于根据不同施工现场的需要实现电缆承托的高度调节。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竖向的支架体和位于支架体底部的支架底座,所述的支架底座为方形板,板上设有多个底座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实现与基础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底座采用膨胀螺栓穿过底座螺栓通孔连接固定。采用膨胀螺栓操作方便,可根据电缆施工走向的实际情况确定位置方向后,再在基础上钻孔,能有效满足电缆敷设线路和转弯半径要求,避免了螺栓预埋等造成的位置方向适应性差的问题。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支架体上从上到下均设有等间距竖向排列的支架体螺栓孔,所述的承托横梁包括横梁体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对称地设于横梁体的左右两端,每块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横梁螺栓孔,横梁螺栓孔竖向排列,竖向间距与支架体螺栓孔相同,位置与支架体螺栓孔位置对应,使固定螺栓能穿过横梁螺栓孔和支架体螺栓孔。在确定承托横梁的高度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横梁螺栓孔和对应的支架体螺栓孔实现承托横梁的固定,高度调节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体螺栓孔前后向贯穿,所述的横梁体的左右两端各设有2块竖向的连接板,连接板设于横梁体和支架体的前后两侧。通过2块连接板在前后2侧固定在支架体上,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固定螺栓从前后向的其中一侧依次穿过该侧的连接板、支架体和对侧的连接板,并套入垫片后用螺母固定。通过采用同一根固定螺栓贯穿支架体的前后2侧再用螺母拧紧固定,相对于用较短螺栓分别在前后两侧进行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体为矩形型钢,支架底座为钢板,支架底座和支架体之间焊接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牢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横梁体为矩形型钢,连接板为钢板,横梁体与连接板之间焊接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牢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架体螺栓孔的横向位置位于临近承托横梁的一侧,所述的承托横梁的横向长度尺寸小于左右2个支架体的横向外侧距离;所述的连接板上朝向承托横梁左右向中心的一侧上下两端切角处理。可有效提升安全性,避免施工人员碰撞及电缆碰撞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和流量冲击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薄无边框水晶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