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1503.6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涛;杨光霞;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闪星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2 | 分类号: | G11B33/02;G11B33/14;G06F3/06;G06F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99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存储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数据存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对大数据进行存储的装置。本公开的大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柜体内的空气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值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获取到采集的温度值后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通电,当对粘贴在柜体上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通电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对柜体进行降温散热,冷却的柜体使得柜体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可以加快存储器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大数据进行存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数据存储装置的散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热对流是指通过通风口使存储装置的散热部位与外部空气产生自然对流,也可以通过风扇加快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果,但热对流的散热效果没有热传导好,热传导的方式主要为水冷,但当冷却水的温度提高时,散热效率会降低,并且水冷装置布置不方便、体积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大数据存储装置,该装置可以及时的散去产生的热量,散热快效率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的大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存储器,该柜体的侧部设有通风栅格和接线穿孔;该柜体的外侧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内侧固定有温度感应器;该半导体制冷片和温度感应器均与固定于柜体外侧的微控制板电连接。
本公开的大数据存储装置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柜体内的空气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值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获取到采集的温度值后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通电,当对粘贴在柜体上的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通电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对柜体进行降温散热,冷却的柜体使得柜体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可以加快存储器的散热。
进一步地,该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粘贴有散热片,该散热片上固定有风扇,该风扇与微控制板电连接;该散热片包括底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的片状凸起,该风扇位于该片状凸起的顶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新能源组件,该新能源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蓄电池组和逆变器,该逆变器与微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柜体内侧一圈设有多个凸起的翅片。
进一步地,该柜体上固定有有警示灯和蜂鸣器,该警示灯和蜂鸣器均与微控制板电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大数据存储装置的柜体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大数据存储装置的柜体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的“第一”或“第二”等只表示对同类部件或装置加以区分,不代表限制。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大数据存储装置,包括柜体1、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存储器2,该柜体1的侧部设有通风栅格3和接线穿孔4;该柜体1的外侧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5的冷端,内侧固定有温度感应器6;该半导体制冷片5和温度感应器6均与固定于柜体1外侧的微控制板7电连接。
该半导体制冷片5的热端上粘贴有散热片8,该散热片8上固定有风扇9,该风扇9与微控制板7电连接。该散热片8包括底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的片状凸起,该风扇9位于该片状凸起的顶端,该片状凸起和底板一体成型,均为铝合金制成。该半导体制冷片5的冷端和热端均涂有导热硅脂,可以提高导热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大数据存储装置还包括新能源组件,该新能源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蓄电池组和逆变器,该逆变器与微控制板7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闪星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闪星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1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铝栅双层芯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振型航海定位天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