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2525.4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1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忠伟;刘民海;何德;王人生;李新龙;杨武;魏云巍;王榜;刘畅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0;E21F17/00;E01B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顶掘机 接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包括两根独立的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每根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由多个节段拼接而成,每个节段上均安装有接收用的轨道,所述多个节段拼接后,其上安装的轨道拼接为连续地整体结构,在盾构顶掘机完成出洞后,拆解拼接的接收装置并随盾构顶掘机一同吊装出井。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段拼接式设计,实现了矩形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循环使用的目的,节约施工成本,与通过将轨道预埋在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顶掘机才可出洞的传统方式相比,此接收装置拼装速度快、效率高,拼装完成后顶掘机即可出洞,有效缩短了顶掘机出洞时间,而且此装置可根据矩形盾构顶掘机姿态进行竖向高程调整,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矩形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矩形盾构顶掘法施工的隧道,矩形盾构顶掘机到达接收端洞门后,需利用轨道以滑动的方式出洞,隧道才能贯通。
为了保证顶掘机出洞过程中轨道不发生位移、变形,通常情况下在浇筑接收井基坑底板混凝土时,就将轨道预埋在指定位置,矩形盾构顶掘机出洞后,轨道无法再次利用,造成浪费。并且轨道顶面高程固定,若出洞过程中顶掘机突然发生明显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轨道无法进行相应调整,进而耽误顶掘机出洞。
因此,如何实现矩形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成本,同时该装置能够根据矩形盾构顶掘机实际姿态情况进行调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重复利用,并可根据盾构顶掘机出洞姿态进行竖向高程调整的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独立的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每根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由多个节段拼接而成,每个节段上均安装有接收用的轨道,所述多个节段拼接后,其上安装的轨道拼接为连续地整体结构,在盾构顶掘机完成出洞后,拆解拼接的接收装置并随盾构顶掘机一同吊装出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其所述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内采用上下双层主筋,在所述双层主筋外周设置有箍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其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顶部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轨道放置在预埋钢板上并通过多个压轨器压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其在相邻两个节段对应的端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榫头和定位榫孔,所述相邻两个节段拼接时,所述定位榫头插入至对应定位榫孔内,相邻两个节段以及节段上的轨道端面对应贴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段拼接式的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实现了矩形盾构顶掘机接收装置循环使用的目的,节约了施工成本,与通过将轨道预埋在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顶掘机才可出洞的传统方式相比,此接收装置拼装速度快、效率高,拼装完成后顶掘机即可出洞,有效缩短了顶掘机出洞时间,而且此装置可根据矩形盾构顶掘机姿态进行竖向高程调整,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为预制混凝土条形接收梁,2为轨道,3为双层主筋,4为箍筋,5为预埋钢板,6为压轨器,7为定位榫头,8为定位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2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打开的门板
- 下一篇: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喷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