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4453.7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龙;朱时茂;沈伟平;周滢;周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梁 连接 结构 | ||
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包括:横梁、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根部框架,横梁前侧通过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与浮动油缸连接,横梁后侧通过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与根部框架连接。其中,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横梁铰轴、横梁铰轴铜套、轮轴套、第一横梁铰轴挡板、第二横梁铰轴挡板、螺栓组件和垫圈。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化了横梁的连接结构,使横梁在纠偏过程中更加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耙吸挖泥船在航行时存在左右航迹偏移,如果全部依靠船舶的操纵来实现寻管并使冲水头沿着管线行进,显然难度太大。
目前横梁在连接方式的选择上,缺乏缓冲余地,一旦遇到偏离问题,没有调整的余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包括:横梁、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根部框架,所述横梁前侧通过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与浮动油缸连接,所述横梁后侧通过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与根部框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包括:横梁铰轴、横梁铰轴铜套、轮轴套、第一横梁铰轴挡板、第二横梁铰轴挡板、螺栓组件和垫圈,所述横梁铰轴铜套与横梁铰轴外壁连接,轮轴套与横梁铰轴铜套外侧连接,所述第一横梁铰轴挡板通过螺栓组件与横梁铰轴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铰轴挡板通过螺栓组件和垫圈与横梁铰轴底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根部框架中间端设有管道安装口,所述管道安装口与耙吸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梁上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数量为复数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化了横梁的连接结构,使横梁在纠偏过程中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横梁100、吊耳110和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200。
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300、横梁铰轴310、横梁铰轴铜套320、轮轴套330、第一横梁铰轴挡板340、第二横梁铰轴挡板350、螺栓组件360和垫圈370。
根部框架400和管道安装口4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和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横梁铰轴连接结构,包括:横梁100、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200、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300和根部框架400,横梁100前侧通过第一横梁铰轴固定装置200与浮动油缸连接,横梁100后侧通过第二横梁铰轴固定装置300与根部框架4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未经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4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