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4794.4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熙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谐斯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22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装置,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上模座、折弯刀、下模座、下压板、立式千斤顶、复位弹簧,折弯刀安装于上模座上,下模座通过两端固定连接左滑块、右滑块可沿框架上下移动;下压板安装于下模座上;立式千斤顶可驱动下模座向上移动,上压板对折弯刀作相对运动,放置于两者间的待折弯工作受到刀刃与下压板的相对作用力,从而产生形变,最终折弯成刀刃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加工成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折弯件,譬如汽车内饰板制造模具内的切割刀等。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模具结构,折弯成型模具被广泛地应用于板材折弯成型加工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板材折弯成型模具;然而,以专利号:“201811439849.3”,专利名称为“一种折弯成型模具”的发明专利为例,需要借助液压缸、电机等作为动力装置,结构繁琐,不适合现场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一种折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上模座、折弯刀、下模座、下压板、立式千斤顶、复位弹簧,框架包括底板、左支撑梁、顶板、右支撑梁,左支撑梁、右支撑梁竖直固定在底板上,顶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将左支撑梁、右支撑梁连接成一体,上模座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上模座的下端设有用于容置折弯刀的上插槽,上插槽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的上固定安装孔;上模座的正下方设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端设有用于容置下压板的下插槽,下插槽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的下固定安装孔;下模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滑块、右滑块,左支撑梁、右支撑梁的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左滑轨、右滑轨,左滑轨与左滑块相互匹配,右滑轨与右滑块相互匹配;折弯刀设有向下凸出的刀刃,下压板设有与刀刃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下模座搁置在立式千斤顶上,立式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立式千斤顶顶部的调节螺栓紧靠下模座设置,并支撑下模座;下模座与底板的相对位置上设有两组拉环,两组拉环设置于立式千斤顶的两侧,每组拉环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环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左支撑梁、右支撑梁与底板之间分别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左支撑梁、右支撑梁的外侧设有用于移动的耳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折弯工件的加工。本实用新型避免借助电动液压缸、电机等外接电器作为动力装置,采用手摇式立式千斤顶为作为动力装置,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千斤顶从而驱动下压板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更适合现场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11、底板,12、左支撑梁,13、顶板,14、右支撑梁,15、左滑轨,16、右滑轨;2、上模座,21、上插槽,22、上固定安装孔;3、折弯刀,31、刀刃;4、下压板,41、凹槽;5、下模座,51、左滑块,52、右滑块,53、下插槽,54、下固定安装孔;6、立式千斤顶,61、底座,62、升降油阀,63、油杆,64、调节螺杆,65、压杆,66、手柄;7、复位弹簧,8、加强筋,9、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谐斯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谐斯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4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润滑油导入孔的成孔钻头
- 下一篇:一种便于高速切削的钨钢成型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