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6880.9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9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杨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2C19/00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何国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混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进料管,且混料筒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有出料管,所述混料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料筒的外部固定有保温筒,且保温筒与混料筒的外壁之间构成有保温腔,所述混料筒的顶端固定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顶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排气管与保温腔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导流管,且保温腔的底端连通有排风管。本实用新型在混料筒顶端的排气管与保温腔之间连接有导流管,从而可将混料筒顶端的高温热气从排气管、导流管以及排风管排出,避免混料筒内留存大量热气发生爆炸,提高混料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对材料进行混合处理以获取所需的成品,混凝土即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混料的材料,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立式混料装置采用的相对密封式构造,将物料投入进去后进行混料作业,但是将外部物料直接投入进去后,会将外部高温带入进去以及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混料筒内留存大量热量易造成设备膨胀伸至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固定有进料管,且混料筒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有出料管,所述混料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料筒的外部固定有保温筒,且保温筒与混料筒的外壁之间构成有保温腔,所述混料筒的顶端固定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顶端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排气管与保温腔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导流管,且保温腔的底端连通有排风管。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底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搅拌杆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搅拌件。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外壁的顶部固定有多个辅助板,且辅助板向着搅拌杆的方向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辅助板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辅助板顶部外壁靠近搅拌杆的一侧开设有穿槽。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半球状结构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外壁的底端固定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的底端固定有半球状结构的研磨块,研磨块的底部呈弧形结构,研磨块的外壁与固定块的外壁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圆周内壁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装置在混料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进行混料处理,并且装置在混料筒的外部固定有保温筒,保温筒与混料筒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混料筒顶端的排气管与保温腔之间连接有导流管,从而可将混料筒顶端的高温热气从排气管、导流管以及排风管排出,避免混料筒内留存大量热气发生爆炸,提高混料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且使热气从保温腔中流过可使混料筒内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保证混料效率,提高能源的充分利用。
2、装置将混料筒内的搅拌机构设置成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搅拌杆,以及搅拌杆外部的搅拌件,并且在搅拌杆外壁的顶部固定有多个弧形结构的辅助板,辅助板向着靠近搅拌杆的一端倾斜向下,且辅助板位于进料管的管口下方,在投入物料时即转动搅拌杆,使物料落入至辅助板顶部并被分散至混料筒的各个位置,从而避免物料堆积,从而提高混料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6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电力设备用丝网工序银浆自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防溢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