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后柱后壁骨折一体化解剖锁定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7661.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东;姚升;陈开放;朱丰照;曾练;万意州;景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晓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后柱 后壁 骨折 一体化 解剖 锁定 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臼后柱后壁骨折一体化解剖锁定钢板,涉及医疗器械。它包括主板和副板,主板包括主体板和侧板;主体板上有普通孔;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有普通孔;副板上有锁定孔;侧板、主体板和副板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一体式设计,首次实现用一块钢板解决多种骨折的固定问题;钢板可用于固定后柱骨折、后壁骨折或后柱合并后壁骨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髋臼后柱后壁骨折一体化解剖锁定钢板。
背景技术
髋臼后壁或合并后柱骨折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一种,其发生率占所有髋臼骨折的23.7%。髋臼后柱后壁骨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手术的远期预后总体较差,常见的并发症例如骨性关节炎常常导致患者长期疼痛、跛行、活动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髋臼后柱后壁的手术一直以来是创伤骨科最具挑战性的高难度手术之一,对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等方面的改进仍有待探索。
由于髋臼后柱后壁局部解剖复杂,空间结构特异,骨折类型千变万化,目前可用的内固定物包括传统的重建钢板,其与髋臼解剖不匹配,术中塑形较难;其他部位钢板挪用在后柱后壁骨折,重塑形困难,且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待验证;新型后柱或者后壁钢板,所能应用的骨折类型较单一;3D打印内植物,生产成本高、周期长等。因此,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内固定设备以满足各种治疗所需。
因此,研发一种髋臼后柱后壁一体式解剖锁定钢板,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髋臼后柱后壁骨折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髋臼后柱后壁骨折一体化解剖锁定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髋臼后柱后壁骨折一体化解剖锁定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和位于主板外侧的多个副板,所述主板包括主体板和位于主体板内侧的侧板;
所述主体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普通孔;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有普通孔;
所述副板为T形,副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锁定孔;
所述侧板、主体板和副板为一体式结构,并贴合髋臼后柱后壁,副板2与主体板11连接处易折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主体板连接处均有圆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板上的普通孔由下向上至少包括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第六孔和第七孔;所述第一侧板位于第六孔的侧方,第二侧板位于第三孔的侧方,第一侧板比第二侧板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七孔有向前的倾斜角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板的厚度不低于2.8mm,宽度不低于10mm;所述侧板的厚度和宽度与主体板相同;所述副板厚度不低于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普通孔的直径为4-6mm,孔间距为12-15m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锁定孔的直径为2-3mm,孔间距为4-6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普通孔和锁定孔的方向均远离髋臼关节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一体式设计,首次实现用一块钢板解决多种骨折的固定问题;钢板可用于固定后柱骨折、后壁骨折或后柱合并后壁骨折。
2)本实用新型的首次增设两个侧板,在增加钢板主体的对后柱的固定强度的同时,能够对后柱的高位骨折线、部分髂骨骨折线进行覆盖,增加了钢板的使用场景。
3)本实用新型副板上首次采用锁定孔的方案,锁定孔的方向限制了螺钉的走向,有效避免螺钉穿入关节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晓东,未经郭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墩柱施工平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泡菜用袋装风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