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浪救生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8597.X | 申请日: | 201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鲍吉山;鲍俊西;魏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吉山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王艳飞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浪救生帽。该装置包括橡胶外罩,橡胶外罩为下端开口的帽状,橡胶外罩下端连接具有弹力的脖圈,脖圈上连接螺旋弹簧钢丝骨架和折叠骨架,橡胶外罩套在螺旋弹簧钢丝骨架上并通过螺旋弹簧钢丝骨架、折叠骨架支撑。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穿好救生衣的前提下再戴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浪救生帽,在面对大风浪的情况下,即使短时间卷入水中,帽子内空间空气容量也能保证一定时间内的供氧量,在救生衣浮力作用下,只要防浪救生帽一露出水面,人就可以正常呼吸,避免因为风浪而呛水和灌水,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能够折叠,易于存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浪救生帽。
背景技术:
现在水上溺水事故经常发生,而溺水人员大都已穿救生衣,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风浪大而造成人体呛水、灌水而发生溺水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浪救生帽,该装置实现了在穿好救生衣的前提下再戴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浪救生帽,在面对大风浪的情况下,即使短时间卷入水中,帽子内空间空气容量也能保证一定时间内的供氧量,在救生衣浮力作用下,只要防浪救生帽一露出水面,人就可以正常呼吸,避免因为风浪而呛水和灌水,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能够折叠,易于存放。克服了现有溺水人员即使身穿救生衣,但因为风浪大而造成人体呛水、灌水而发生溺水事故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浪救生帽,包括橡胶外罩,橡胶外罩为下端开口的帽状,橡胶外罩下端连接具有弹力的脖圈,脖圈上连接螺旋弹簧钢丝骨架和折叠骨架,橡胶外罩套在螺旋弹簧钢丝骨架上并通过螺旋弹簧钢丝骨架、折叠骨架支撑,螺旋弹簧钢丝骨架能够被压缩,折叠骨架能够被折叠,脖圈上连接下颚固定器,橡胶外罩底端连接有排水阀,橡胶外罩顶端连接有换气阀;
排水阀包括排水阀外框体,排水阀外框体内上、下端之间连接中心立柱,排水阀外框体上、下端分别开有上泄水孔、下泄水孔,橡胶外罩通过上泄水孔与排水阀外框体内部相通,排水阀外框体通过下泄水孔与外部空间连通,密封浮球套在中心立柱上并能够沿中心立柱滑动密封,排水阀外框体内壁上设有密封球座Ⅱ,当下泄水孔进水时密封浮球被水托起沿中心立柱上行至密封球座Ⅱ时能够密封住密封球座Ⅱ使排水阀关闭;
换气阀包括换气阀外框体,换气阀外框体内设置中空立柱,中空立柱的中空通道下端与橡胶外罩内部相通,中空立柱的上端与换气阀外框体之间形成上换气孔,中空立柱的中空通道通过上换气孔与换气阀外框体上端内部空间相连通,换气阀外框体底端与橡胶外罩外表面之间形成下换气孔,中空浮球套在中空立柱上并能够沿中空立柱滑动密封,换气阀外框体内壁上设有密封球座Ⅰ,当下换气孔进水时中空浮球被水托起沿中空立柱上行至密封球座Ⅰ时能够密封住密封球座Ⅰ使换气阀关闭。
脖圈包括橡胶圈体,弧形钢丝内嵌在橡胶圈体内。
折叠骨架包括等角度设置的多条弧状支腿,弧状支腿上设有多个折叠点。
换气阀上设有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穿好救生衣的前提下再戴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浪救生帽,在面对大风浪的情况下,即使短时间卷入水中,帽子内空间空气容量也能保证一定时间内的供氧量,在救生衣浮力作用下,只要防浪救生帽一露出水面,人就可以正常呼吸,避免因为风浪而呛水和灌水,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能够折叠,易于存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螺旋弹簧钢丝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吉山,未经鲍吉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8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壁波纹管聚乙烯管件
- 下一篇:一种大型螺栓生产切割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