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破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1211.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海;商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02C4/02;B02C23/10;B07B1/24;B07B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破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破碎系统,包括烘干机、对辊机、电振给料斗、高低料位计、暂存仓、第三提升机、第一提升机、滚筒筛和第二提升机,该自动破碎系统通过优化整体,在暂存仓上设有高低料位计,当粗料存放达到高料位时,暂存仓下方电振给料斗均匀放料,进入对辊机内破碎,破碎后的物料落入第一提升机内继续筛分,合格的物料透过筛网由第二提升机提升进入下一道工序,较粗的物料再次由第三提升机提升进入暂存仓破碎,当暂存仓内物料达到下料位时,暂存仓下方停止给料,对辊机停止工作,此系统实现了粗料的自动破碎,生产与破碎同时进行,使得物料处理后的均匀性好,提升物料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生产破碎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破碎系统。
背景技术
滚筒筛筛分后的粗料由皮带输送机输送集中堆放,再由铲车送至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好的物料再由铲车运至储存仓,对物料进行集中破碎处理,是处理过程中的其中一道工序。
当进行破碎工作时,由于生产与破碎不同时进行,使得物料处理后的均匀性一般,后期由于物料不够均一,使得需再进行处理,增加了处理工序步骤,加大生产成本,破碎处理工艺难以同时进行生产与破碎,提升物料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自动破碎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自动破碎系统,该装置包括烘干机、对辊机、电振给料斗、高低料位计、暂存仓、第三提升机、第一提升机、滚筒筛和第二提升机,所述烘干机右侧底端与第一提升机相连通,所述第一提升机顶端右侧与滚筒筛相对应,所述对辊机锁固安装于电振给料斗底端,所述电振给料斗顶端嵌入安装于暂存仓上,所述高低料位计固定安装于暂存仓内部顶端,所述暂存仓顶端上对应安装有第三提升机,所述第三提升机与滚筒筛相连通,所述滚筒筛与第二提升机相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机竖直安装于第三提升机右侧。
优选的,所述滚筒筛包括保护壳、电机、入选口、开口筛网板、连动板、驱动辊、轴承、支撑脚、前部锥料斗、下部锥料斗和加强件,所述保护壳底端焊接固定有支撑脚,所述电机底端锁固安装于保护壳左侧,所述电机右侧转动安装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轴承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入选口插接固定于保护壳左侧顶端,所述开口筛网板外表面嵌入安装于保护壳顶端,所述连动板通过加强件紧固于驱动辊表面,所述前部锥料斗顶端贯通安装于保护壳上,所述下部锥料斗设于前部锥料斗左侧,所述前部锥料斗与第三提升机底端贯通连接,所述下部锥料斗与第二提升机底端左侧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下部锥料斗容积大于前部锥料斗容积。
优选的,所述第二提升机的提升高度大于第三提升机、第一提升机的提升高度。
优选的,所述对辊机上设有流出口,并且流出口与第一提升机底端左侧内部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辊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暂存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开口筛网板、驱动辊和下部锥料斗,所述保护壳呈倾斜状态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自动破碎系统,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破碎系统,通过优化整体,在暂存仓上设有高低料位计,当粗料存放达到高料位时,暂存仓下方电振给料斗均匀放料,进入对辊机内破碎,破碎后的物料落入第一提升机内继续筛分,合格的物料透过筛网由第二提升机提升进入下一道工序,较粗的物料再次由第三提升机提升进入暂存仓破碎,当暂存仓内物料达到下料位时,暂存仓下方停止给料,对辊机停止工作,此系统实现了粗料的自动破碎,生产与破碎同时进行,使得物料处理后的均匀性好,连动板在保护壳内被电机上的驱动辊带动旋转,使得从上方入选口、开口筛网板进入的物料得到高效筛分处理,筛分处理高效,提升物料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料机的爪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数控纸护角机伺服下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