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1672.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芮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芮勇 |
主分类号: | C11B1/08 | 分类号: | C11B1/08;C11B1/02;C11B3/00;B30B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江成律师事务所 32271 | 代理人: | 周浩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电磁 炒锅 体式 多用途 榨油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包括炒锅、榨油机和底座,所述炒锅和榨油机分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炒锅包括一端设有物料进出口的滚筒、驱动装置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布置在滚筒外侧,所述滚筒的物料进出口与榨油机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滚筒在电磁加热装置内部转动。有效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炒锅与榨油机集成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体式榨油机,提高了榨油效率,并且采用滚筒式电磁炒锅进行物料的炒制,能够保证物料加热均匀,并且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榨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属于食用油品压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榨油行业在榨油过程中,需要经过炒料、榨油和滤油三个步骤,目前市面上炒料工序大多数是通过单独的炒料机完成的,榨油机只包括榨油机构和滤油机构,需要人工将炒好的油料作物搬运到榨油机上,工序较为麻烦。设备占地面积大,加工过程敞开式,不安全,不卫生。目前市面现状存在几大问题:
炒料作业由人工手工完成,人工将油料作物放入炒锅中手工翻炒,一方面,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导致榨油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人工作业中对炒料的温度、时间及搅拌的均匀度等难以把握,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物料的炒制效果,影响物料的出油率。
炒锅普遍使用基本都是采用发热丝、柴火烧、燃气等。所有的加热方式都是采用温差的原理将热能传递给锅。这种传统的加热方法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散失了大量的热能到空气和周围不需要加热的物体上,使得能量的利用率很低、加热速度也慢、能耗高。
市场上绝大部分传统炒锅还在用柴火,煤气等炒制原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中国专利201620181325.9一种炒料机和201620181226.X一种一体式榨油机的炒料单元包括炒料筒和设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的搅拌杆构成,在炒料筒和搅拌杆上设置有加热元件。这种通过螺旋状结构进行很翻炒和传输的装置存在物料加热不均的问题,导致物料出油率低,物料的浪费。
中国专利CN203957386U一种具有电磁加热装置的榨油机,使用电磁加热装置对榨膛进行加热,这种结构同样存在物料加热不均的问题,并且存在物料炒不熟的情况。
中国专利CN203976755U一种榨油机的炒料装置,包括炒锅、搅拌架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炒锅的下方,所述炒锅底部设有供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出的轴孔,所述搅拌架安装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包括电磁加热线圈和电磁加热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套设在所述炒锅的侧壁外。这种竖直设置的炒锅需要搅拌架对物料进行翻炒,翻炒过程中会导致物料受热不均,翻炒完成后需要将整个炒锅翻转或者用其他器皿取出物料,导致物料的转移困难影响生产效率,不利于物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通常一体式榨油机只具备单一的物料炒制和榨油功能,对于产品而言单一功能会影响产品的适用范围,影响产品的销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筒式电磁炒锅进行物料的炒制,能够保证物料加热均匀,有效的提高了出油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将炒锅与其他榨油设备集成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通过设置炒货收集装置能够将炒制好的物料直接排出,能够进一步拓展榨油机的功能。
技术方案:一种带滚筒式电磁炒锅的一体式多用途榨油机,包括炒锅、榨油机和底座,所述炒锅和榨油机分别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炒锅包括一端设有物料进出口的滚筒、驱动装置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布置在滚筒外侧,所述滚筒的物料进出口与榨油机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滚筒在电磁加热装置内部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滚筒式电磁炒锅进行物料的炒制,能够保证物料加热均匀,并且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通过将炒锅与榨油机集成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体式榨油机,提高了榨油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芮勇,未经芮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神经术后输液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材加工收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