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高效速冷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1954.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军;万奇;刘延猛;赵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冰山菱设速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3/00 | 分类号: | F25D13/00;F25D25/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高效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化高效速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冷单元包括屋体,所述的屋体由两个侧板、一个后板和一个顶板合围而成,与后板相对的方向上开设有货物出入口,所述后板上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的离心风机为EC径向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进风端位于屋体内,而出风端则位于屋体的外侧,在后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导风板,这些导风板以离心风机为圆心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在侧板和顶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气囊,这些气囊的入口端分别与不同的导风板的导流方向一一对应,即导风板能够将离心风机排出的空气导入到气囊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冷单元,尤其是一种可降低运行成本、可以对整批的物料进行风冷降温的智能化高效速冷单元。
背景技术
在进行如酸奶等小包装食品的快速冷却时,一般会采用螺旋或隧道冷却装置,以单体或几连包的形式进行快速冷却,上述这些冷却设备的占地面积和体积较大,操作较繁琐,且设备易出现卡货、翻网等故障,影响冷却效果和工作效率;目前也有能够实现酸奶等小包装食品的批量冷却的装置,采用风机对批量的酸奶进行冷却,但这种装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漏冷问题,同时位于不同位置的物料的冷却速度差异非常大,需要频繁的对货架进行角度调整,直接影响整体的冷却效率;同时这种传统的速冷单元,在进行整托盘小包装食品例如箱装酸奶等货物的冷却降温过程时,主要依靠人工设定冷却时间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气囊风压较低无法完全密封,同时人工设定冻结时间适用产品种类单一,不能够随意更换冷却货物,冻结后货物的温度是否达到了要求温度也不好确定,无法在整个冷却运行过程中实施温度和质量控制。这样既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又限制了生产产能的提高。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降低制冷成本、提高运行和应用效率的智能控制制冷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化高效速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冷单元包括屋体1,所述的屋体1由两个侧板2、一个后板3和一个顶板4合围而成,与后板3相对的方向上开设有货物出入口,所述后板3上设置有离心风机5,所述的离心风机5为EC径向离心风机,离心风机5的进风端位于屋体1内,而出风端则位于屋体1的外侧,在后板3的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导风板6,这三个导风板6分别与两个侧板2和一个顶板4相对应,
在侧板2和顶板4的内侧均设置有气囊7,这些气囊7的入口端分别与不同的导风板6的导流方向一一对应,即导风板6能够将离心风机5排出的空气导入到气囊7中,
所述后板3的底部还设置有限位框架8,所述限位框架8上设置有缓冲胶条9,
所述后板3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10、风压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为固定型红外热像仪,
所述的离心风机5、距离传感器10、风压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通过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智能化高效速冷单元,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独特的结构(导风板),能够让风机在引风的同时,自行为内部的气囊结构充气,气囊充气后,能够从左右两侧和上方将货架裹紧,通过气囊的密封作用,节省冷风循环,降低了制冷成本;同时其内部设置的风压传感器可以随时检测这种速冷单元内部的风压,根据风压值对离心风机的转速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达到降低风机能耗(也就是降低冷却货品的综合能耗)的目的;利用红外热像仪在远端检测货架中心处货品的温度,从而准确控制货品的出货温度和时机,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可以节约运转能耗;并且这种速冷单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冰山菱设速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冰山菱设速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膜生产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LNG提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