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2009.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基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9/04;B05B12/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杨丽萍 |
地址: | 323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包括底座,植珠腔,防护板,送料辊,传送辊,工作腔,喷珠腔和成品收集辊,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植珠腔,且植珠腔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该一侧防护板的一侧安装有送料辊,其中另一侧防护板的表面安装有成品收集辊;所述送料辊的一侧后方设置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一侧后方设置有工作腔,该工作腔的内部设置有喷珠腔;所述底座包括送料腔,连接管和抽料泵,且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腔,该送料腔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抽料泵。本实用新型植珠腔,喷珠腔和工作腔的设置,通过衔接结构提高工作的顺畅性能,通过搭配结构提高喷涂范围控制,避免大范围喷覆造成的喷涂缺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光膜植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反光膜中,通常是通过设置一层玻璃微珠层然后搭配其他结构一同形成反光膜反射层,因此在反光膜制作工艺中,玻璃微珠的植入工序必不可少,现有工序通过植株装置将玻璃微珠以一定的密度黏附在一层薄膜的表面,薄膜表面本身镀胶,在玻璃微珠喷涂出去后便会进行吸附,然后实现植珠。
现有结构中植珠通过涂设的工艺较多,为使用者带来了较为便利的使用体验,为使用者带来稳定的做工同时,伴随着使用的增加,现有植珠装置内部存在着的不能确保喷涂范围,喷涂喷覆范围大造成喷涂密度误差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因此,发明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以解决现有植珠装置内部存在着的不能确保喷涂范围,喷涂喷覆范围大造成喷涂密度误差的问题。一种反光膜的植珠装置,包括底座,植珠腔,防护板,送料辊,传送辊,工作腔,喷珠腔和成品收集辊,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植珠腔,且植珠腔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该一侧防护板的一侧安装有送料辊,其中另一侧防护板的表面安装有成品收集辊;所述送料辊的一侧后方设置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一侧后方设置有工作腔,该工作腔的内部设置有喷珠腔;所述底座包括送料腔,连接管和抽料泵,且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送料腔,该送料腔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抽料泵;所述工作腔包括电机和扇叶,且工作腔的外围表面对称安装有电机,该电机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对流吹风的扇叶;所述喷珠腔包括喷珠嘴,增压泵和传送管,且喷珠腔的内部设置有喷珠嘴,该喷珠嘴的底端通过增压泵连接有传送管;所述底座采用矩形结构的不锈钢,且底座的上端开设有腔体结构的送料腔用于放置管体与动力提供装置,该送料腔的表面合页安装有开合门且送料腔的一端开设有管口用于安装输送管体;所述植珠腔采用矩形结构的不锈钢,且植珠腔的两侧均焊接有防护板用于做工防护并分别转动安装送料辊与成品收集辊,该防护板的一侧安装有齿轮与传送带用于传送装置进行整体做工实现稳定结构;所述送料辊采用柱状结构的合金钢,且送料辊与成品收集辊为对应做工实现送料与植珠后收料,该送料辊与成品收集辊之间均通过齿轮与防护板搭配与防护板一侧实现整体做工传送;所述传送辊采用柱状结构的合金钢,且传送辊通过安装设置在送料辊的后方一侧与工作腔的一侧上方两处实现传送做工,该工作腔上方的传送辊为对称等高分布。
所述工作腔采用柱状腔体结构的合金钢,且工作腔的两侧边均安装有电机用于为扇叶进行电能供应,该电机采用YE2型号电机并通过集成电路形成整体通过外部控制电源供电。
所述扇叶采用扇形结构的不锈钢,且扇叶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的轴端,该扇叶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喷珠腔采用腔体结构的不锈钢,且喷珠腔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工作腔内围底端表面送料腔的上表面,该喷珠腔的内部通过传送管连接底端连接管实现整体玻璃微珠传送结构。
所述喷珠嘴采用扁圆状结构的不锈钢固体喷嘴,且喷珠嘴的底端连接在增压泵的一侧做传送结构做工实现喷射工作。
所述传送管采用柱状结构的不锈钢,且传送管通过贯穿安装在送料腔的内部连接管的一侧,该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抽料泵,其中抽料泵选用固体物料输送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基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基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2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建筑用装饰板
- 下一篇:一种带状物料切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