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2080.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敏;马秀花;李红仙;王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丽敏 |
主分类号: | A63B21/05 | 分类号: | A63B21/05;A63B21/055;A63B23/16;A63B23/12;A63B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上肢 运动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皮筋,所述皮筋设置有两组,所述皮筋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且一组限位柱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在小臂上设置有凹形扣环和绑带,对手臂进行固定保护,以免在使用该装置受伤,通过第一握柄、圆环和圆环内的环形弹簧进行配合,只要握住第一握柄进行旋转,可达到对手腕进行训练,当同时握住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并不断攥紧松开,通过滑块对第一弹簧挤压再由第一弹簧反弹,从而达到训练手指作用,当双手握住第一握柄向外拉伸同时带动皮筋进行拉伸,可对整个手臂进行训练,该装置轻量化、可携带同时可进行多个部位的训练,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在老龄人群中有大量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多数伴有偏瘫症状,在经过患者积极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后,仍会遗留部分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所以运动康复训练装置便积极的发展起来了,就是针对这一群体的;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只具备牵拉固定上肢,不能很好的起到训练关节活动,现有的装置训练项目单一,实用性较差,且装置重量大携带不方便,患者需要到指定的场所去进行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皮筋,所述皮筋设置有两组,所述皮筋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且一组限位柱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另一组限位柱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凹槽与凸块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柱远离皮筋一侧的两端设置有管柱,且管柱远离限位柱的一侧设置有圆环,所述管柱外侧靠近限位柱的一侧套设有滑块,且同一侧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握柄,所述管柱外侧远离限位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圆环的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块,所述圆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握柄,且第一握柄延伸至圆环的内部,所述圆环内部设置有四组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管柱的一侧通过绳线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凹环,所述凹环的底部设置有绑带,且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弯曲的环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凹环设置有两组,且凹环呈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外部套设有胶棉把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上肢运动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在小臂上设置有凹形扣环和绑带,对手臂进行固定保护,以免在使用该装置受伤,通过第一握柄、圆环和圆环内的环形弹簧进行配合,只要握住第一握柄进行旋转,可达到对手腕进行训练,当同时握住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并不断攥紧松开,通过滑块对第一弹簧挤压再由第一弹簧反弹,从而达到训练手指作用,当双手握住第一握柄向外拉伸同时带动皮筋进行拉伸,可对整个手臂进行训练,该装置轻量化、可携带同时可进行多个部位的训练,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中:1、圆环;2、第一握柄;3、第一弹簧;4、滑块;5、限位柱;6、凹槽;7、皮筋;8、第二弹簧;9、凸块;10、限位块;11、绑带;12、第二握柄;13、管柱;14、凹环;15、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丽敏,未经郭丽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2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蹈训练四管加强拉力器
- 下一篇:一种绿道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