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3035.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阳清华;薛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纵向 端子 点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电极块,所述电极块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块,所述电极块的一侧连接有一弹性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电极块可在盖板和安装座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点灯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端子与电极块相接触,电极块接触弹性块,从而将电极块与端子的硬接触改变成软接触,更好的实现点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属于背光模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由于在背光模组生产制造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杂质、污点或者产生划痕等不良,因此为了保证背光源的高质量,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相关检测,例如点亮检测。
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利用手工将电极对准产品上的端子,依靠检验人员的经验和手压力点亮灯具,这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金手指很容易变形的损坏不能用力过度,否则造损坏金手指,现有技术中的点灯治具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加上背光模组的柔性电路板也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而现有的点灯治具的结构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在质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点灯治具的电源接触点不能和金手指紧密接触的情况,无法将背光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点亮,无法检测同规格的所有显示器,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测,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电极块,所述电极块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块,所述电极块的一侧连接有一弹性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电极块可在盖板和安装座之间移动。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电极块包括依次相连的负电极、负电极、绝缘块、正电极、绝缘块、负电极和负电极。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弹性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接线口。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压线板。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顶盖,所述顶盖固定在凹槽处。
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纵向端子座点灯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和顶盖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点灯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端子与电极块相接触,电极块接触弹性块,从而将电极块与端子的硬接触改变成软接触,更好的实现点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顶盖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1、固定底座,2、安装座,3、电极块,31、正电极,32、负电极,4、绝缘块,5、弹性块,6、盖板,7、限位块,8、接线口,9、压线板,10、凹槽,11、顶盖,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雨水弃污管
- 下一篇:一种机动式模块化网笼箱及模块化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