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3253.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孔家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木制玩具科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电磁铁 原理 安全性 保护性 电能表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包括电表安装板、电能表和电表开关,所述电表安装板的正面卡接有电能表和电表开关,所述电表安装板的右侧且处于第二相位线进入线、第三相位线进入线右侧卡接有第二三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该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通过第一相位线进入线、第一相位线输出线、第二相位线进入线、第二相位线输出线、第三相位线进入线、第三相位线输出线、零线,均处于电表安装板的内部,使得电线均处于透明塑料材质中,同时在电线的顶部使用固定块进行卡接,达到了安全性好的效果,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
背景技术
电度表是我们现在的使用的最多的电表,所有的家庭中都会有一个电度表,通过电流经过电能表,来记录用电量,使用电能表时,当在低电压(不超过500伏)和小电流(几十安)的情况下,电能表可直接接入电路进行测量,当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电能表不能直接接入线路,需配合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使用。
然而现在用的电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就是其的安全性不高,长时间的使用后,其上的外壳破损,会使得误碰的人有很大的危险,其二便是当出现短路时对电表的保护性不足,仅通过熔断器的话,又太过浪费材料,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具备安全性好、电路保护性好等优点,解决了安全性不好、电路的保护性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全性好、电路保护性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电磁铁原理安全性高保护性好的电能表安装板,包括电表安装板、电能表和电表开关,所述电表安装板的顶部卡接有电能表和电表开关,所述电表开关的正面设置有开关触钮,所述电能表的底部的接线孔中开设有接线凹槽,所述电表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相位线进入线、第一相位线输出线、第二相位线进入线、第二相位线输出线、第三相位线进入线、第三相位线输出线和零线,所述第一相位线输出线、第二相位线输出线和第三相位线输出线的底部卡接有电表开关和电磁线圈,所述电表安装板的顶部且处于第一相位线进入线的顶部卡接有第一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所述电表安装板的右侧且处于第二相位线进入线、第三相位线进入线右侧卡接有第二三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所述第一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的顶部卡接有第一相位线电线,所述第二三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的右侧卡接有第二相位线电线和第三相位线电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线进入线第一相位线输出线等的电线均插入到电表安装板中,两端通过固定头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使得电线始终处于电表安装板中,不仅能够对电线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使得电线不外露,造成危险。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为独立电源供电,当电磁线圈所处的电线电流过大时,独立电源便会断电,使得电磁线圈断电,相位线电线便会与相位线进入线断开。
优选的,所述电表开关上的开关触钮控制电流的流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线电磁连接处保护壳的内部靠近顶部的地方卷曲有一部分的第一相位线电线,留有一部分卷曲的电线使得当第一相位线电线与第一相位线进入线贴合的时候能够防止线长不够使其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相位线进入线、第一相位线输出线、第二相位线进入线、第二相位线输出线、第三相位线进入线、第三相位线输出线和零线依次排列在电能表的底部,依次排列与当前常见的电能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表安装板为塑料材料,使用塑料材料使得电表安装板能够很好的阻电,提高安全性。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木制玩具科创研究所,未经云和县木制玩具科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