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3278.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毛续飞;丁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盈飞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4 | 分类号: | G06Q20/14;G06Q20/24;G07F15/00;G07F15/12;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支付 系统 | ||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1)设有充电设备(2),所述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包括识别设备(1)、通信设备(3)、无感支付平台(4),所述识别设备(1)通过充电设备(2)与通信设备(3)电性连接,所述通信设备(3)与无感支付平台(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设备(1)包括车牌识别摄像头(15)、RFID阅读器(16)、RFID标签(17),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15)、RFID阅读器(16)都与充电设备(2)电性连接,所述RFID标签(17)与RFID阅读器(16)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3)设有无线通信接口、有线通信接口,所述无线通信接口与无感支付平台(4)无线连接,所述有线通信接口与无感支付平台(4)有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2)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5)、LCD显示屏(7)、交流检测模块(8)、设备锁(9)、通信口(10),所述LCD显示屏(7)、交流检测模块(8)、设备锁(9)、通信口(10)都与第一中央处理器(5)电性连接,所述设备锁(9)用于锁定或解锁充电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15)、RFID阅读器(16)都与第一中央处理器(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阅读器(16)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器(21)、频率产生模块(22)、第一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3)、存储模块(24),所述频率产生模块(22)、第一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3)、存储模块(24)与第二中央处理器(21)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5)、第二中央处理器(21)采用型号都为STM32L053的低功耗MCU。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17)包括低频唤醒模块(18)、电源模块(19)、第二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0),所述低频唤醒模块(18)、电源模块(19)都与第二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0)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3)、第二射频信号收发模块(20)都采用nRF24LE1射频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无感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唤醒模块(18)采用AS3933三通道低频唤醒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盈飞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盈飞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2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款带内置储存空间的手机壳
- 下一篇:三相一体式灭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