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带垫结构及其构成的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3612.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安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安佳 |
主分类号: | A45F3/02 | 分类号: | A45F3/02;A45F3/12;A45C13/30;A45C3/02;A45C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带 结构 及其 构成 背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带垫结构及其构成的背包;一种背带垫结构,包括扁状的条形本体,条形本体设有用于穿过背带的中空腔;条形本体两端设有联接块,联接块的两侧各自设有一个卡槽,卡槽内设有与联接块铰接的联接片;卡槽的外端设有用于铰接所述联接片的铰接孔。本实用新型背带垫结构因为两端设有联接片,使其可以与联接座联接在一起,进而形成手提部,具有多功能,为背包减少了结构件,既降低成本,又节省了空间,使得背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背包在上端沿设有二个联接座,使得背带垫能与联接座快速组合成为手提部。同时,联接座设有通槽,既可以从向外端联接背带垫结构,也可以从内端联接背带垫结构,具有多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带垫结构,具体是指一种背带垫结构及其构成的背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单肩背包10(比如公文包),通常会有一个背带11,且会在背包本体的上端沿设有一个手提部12,以方便使用者单肩背着,或者是用提着。为了减轻背带对人体肩部的影响,也常常会在背带上穿设有一个背带垫110。但是这样的结构,在背着时,手提部对使用者的手臂活动易形成一种障碍。在手提着时,需要花一点时间将背带收纳起来。同时,在背着时,手提部的存在,造成整个背包的不美观。在手提着时,背带也造成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发明人长期从背包产品的相关工作,对此提出一种组合式的创意,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背带垫结构及其构成的背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背带垫结构,包括扁状的条形本体,所述条形本体设有用于穿过背带的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本体两端设有联接块,所述联接块的两侧各自设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与联接块铰接的联接片;所述卡槽的外端设有用于铰接所述联接片的铰接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设于所述联接片与所述联接块之间的铰接轴;所述联接片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铰接轴的铰接通孔,近于另一端的内侧面设有用于联接时的防脱凸起部,近于另一端的两侧边设有用于收纳时的卡紧凸起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联接片近于铰接通孔的一端向外延伸设有防转凸起部。
一种背包,包括背包本体,设有联接于背包本体两侧边且上向延伸的背带;所述背带上穿设有前述的背带垫结构;所述背包本体的上端沿设有二个联接座;所述联接座设有纵向通槽,以容置所述的联接片,构成所述背带垫结构与背包本体上端沿的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联接座还设有位于纵向通槽上方的联接限位通孔,以容置所述的防脱凸起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设于纵向通槽底部的弹片,对所述联接片产生向上的预紧力。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片为两端向上折边形成有V凸起的金属弹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包本体的上端设有与背包本体侧面可拆式联接的翻边本体;所述的联接座设于翻边本体的上端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带垫结构为皮质本体,所述联接块、联接片为硬质塑料件或金属件;所述背包本体为皮质结构;所述联接座为金属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包本体的上端沿设有纵向延伸的开口,及设于开口处的拉链;二个联接座分别设于开口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安佳,未经苏安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橄榄扦插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