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3911.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吕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田恩涛;柯宏达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电子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用于获取佩戴者的上肢的ECG信号,包括装置本体、带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置在装置本体的背面并位于装置本体的外部,用于在检测时与佩戴者的皮肤表面贴紧;第二电极设置在带体的不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表面。本公开的可穿戴电子装置在佩戴者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能够暴露出来,佩戴者其中一个手臂与第一电极接触,此时只需用另一个手臂的手指触摸暴露出来的第二电极即可进行检测,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该可穿戴电子装置可以通过采集可穿戴电子装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以获得该用户的心电图(ECG)。
背景技术
包括智能手表、手环在内的可穿戴电子装置,除了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作为智能终端的功能以外,还能通过特定的传感器来监测用户的运动特征甚至生物特征,提供用户的包括从时间跟踪到与健康有关的多种信息。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是,在心脏跳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电生理变化,这些电生理变化会传导到体表。通过电极可以拾取这些电信号,在时间轴上展开就是心电波,称作体表ECG。心脏是一个主体,因此其电生理变化传导到体表不同位置也就有所不同。为了较全面反映心电的变化,可以在体表的不同位置安放电极来采集信号。目前有很多的可检测心电信号的智能可穿戴电子装置,基本的检测原理是基于两个电极来采集人体的两个上肢的心电信号来获取ECG。
在智能可穿戴电子装置上,如智能手表、手环、腕带等上,一般布置两个电极来采集人体上肢的心电信号,也就是说,两个电极片分别采集人体左右两臂的心电信号。检测时,需要两臂同时配合才能采集完整的ECG信号,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用于获取佩戴者的上肢的ECG信号,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ECG单元,所述ECG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佩戴者的ECG信号进行处理;
带体,安装在所述装置本体,用于将所述装置本体固定在佩戴者的上肢;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背面并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用于在检测时与佩戴者的皮肤表面贴紧;以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不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带体内设有连接线,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ECG单元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带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带体的背离佩戴者皮肤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可穿戴电子装置,用于获取佩戴者的上肢的ECG信号,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ECG单元,所述ECG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佩戴者的ECG信号进行处理;
带体,安装在所述装置本体,用于将所述装置本体固定在佩戴者的上肢;
带扣,安装在所述带体,用于将所述带体扣合;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背面并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用于在检测时与佩戴者的皮肤表面贴紧;以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带扣的不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带体内设有连接线,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ECG单元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带扣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3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工装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手臂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