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4748.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政凯;赵宪正;王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机械 减震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端的安装板,底座共设有两个,所述底座之间固定有调节组件,底座底部固定有转动轮,底座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外部均套设有减震弹簧,支撑柱远离底座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板,安装板远离支撑柱端设有固定夹持组件,固定夹持组件可进行间距调节;通过调节组件,可根据机械臂底部的大小调节蝶形螺母,进而可调节两个底座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安装机械臂时,通过调节固定夹持组件可进行两侧的距离调节,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机械臂进行安装,同时转动夹持板上的调节螺柱,将吸盘贴合机械臂侧面,进一步紧密固定,防止机械臂在工作中晃动,影响作业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减震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领域得到了重大突破,机器人机械臂及其辅助设备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凭借机器人机械臂辅助人类作业,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的效果。目前,工业机器人逐渐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成为国际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其系统融合诸多新兴学科,实现了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尤其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精度和放射性等极端环境中,机器人机械臂运用极其广泛。
现有工业使用的机器人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滑动在地面,机械臂在工作中产生的震动直接作用于机械臂上,会导致机械臂的使用寿命减少,且目前有较少的机械臂也安装于减震底座上。但是,当前减震底座为工业上所使用的一般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与机械臂刚性连接,在机械臂震动时,减震底座抵消一部分震动后还会残留些许震动。由于喷涂、电镀、热处理、焊接等机器人机械臂使用的要求精度较高,且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平稳,工作环境必须为无明显抖动的环境,故一般的工业减震底座满足不了机械臂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包括:底座、安装板、调节组件、调节螺纹柱、蝶形螺母、连接弹簧、凹型杆、转动轮、带刹车轮、滑轮、曲杆、竖杆、支撑柱、减震弹簧、固定夹持组件、燕尾型槽、燕尾型滑块、夹持板、双向螺杆、转动盘、固定螺母、调节螺柱、吸盘、腰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减震底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端的安装板,所述底座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之间固定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转动轮,所述底座上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所述底座四个角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柱外部均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支撑柱端设有固定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可进行间距调节,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若干腰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在两个底座之间的调节螺纹柱,所述调节螺纹柱两端均伸出所述底座,伸出端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位于所述调节螺纹柱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纹柱伸出端外部设有凹型杆,所述凹型杆两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侧面,所述凹型杆侧面宽度大于调节螺纹柱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轮包括带刹车轮和滑轮,所述带刹车轮上端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上端连接至所述底座底部,所述滑轮上端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上端连接至所述底座底部,所述竖杆靠近两个所述底座中间部位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械臂减震底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板上表面的燕尾型槽,所述燕尾型槽内部滑移连接有燕尾型滑块,所述燕尾型滑块远离安装板端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燕尾型滑块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两端均固定有转动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4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球销式万向节
- 下一篇:基于污泥碳化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