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4760.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慕春;傅文娟;顾礼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53/02;B01D53/04;B01D5/00;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董磊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余热 回收 利用 管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包括:用于将再生塔的高温烟气导出再生塔的高温换热风机;余热回收管路;以及,烟气循环管路;余热回收管路的一端与高温换热风机连通,余热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围设于吸附塔锥斗外侧的加热腔连通;烟气循环管路的一端与高温换热风机连通,烟气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再生塔的高温烟气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再生塔的余热烟气的热量回收再利用的同时,又解决了吸附塔锥斗处活性焦结块及吸附塔锥斗的壁面腐蚀问题,实现了再生塔出的高温烟气最大化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吸附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尤指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再生塔热风炉放散气的处理方式一种是直接外排,另一种是返回原烟道后进入吸附塔进行处理,造成热量的浪费。而实际应用中,位于吸附塔下方且用于流通活性焦的吸附塔锥斗处的物料流动没有位于上方的吸附塔本体的物料流动好,因烟气冷凝更容易导致吸附塔锥斗处活性焦结块,影响活性焦的顺畅流动,携带有大量腐蚀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活性焦结块的长时间滞留使得腐蚀性气体腐蚀吸附塔锥斗处壁面(特别是冬季),进一步加剧了吸附系统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实现了再生塔的余热烟气的热量回收再利用的同时,又解决了吸附塔锥斗处活性焦结块及吸附塔锥斗的壁面腐蚀问题,实现了再生塔出的高温烟气最大化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吸附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包括:
用于将再生塔的高温烟气导出所述再生塔的高温换热风机;
余热回收管路;以及,
烟气循环管路;
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高温换热风机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围设于吸附塔锥斗外侧的加热腔连通;
所述烟气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高温换热风机连通,所述烟气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塔的高温烟气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烟气循环管路设有高温烟气发生器,于所述高温换热风机出的高温烟气经过所述高温烟气发生器升温后再流向所述高温烟气进气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余热回收管路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腔由所述吸附塔锥斗的外侧壁和与所述吸附塔锥斗的外侧壁密封连接的夹套围设形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腔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加热腔的下部外侧壁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塔的原烟道连通,使得流经所述吸附塔锥斗的高温烟气于所述出气口流向所述吸附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腔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加热腔的下部外侧壁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余热回收管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外环境连通,使得流经所述吸附塔锥斗的高温烟气于所述出气口流向外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再生塔,吸附塔,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
所述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体和吸附塔锥斗,所述吸附塔锥斗设于吸附塔本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管路系统及再生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4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防护电流互感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减震保护型电缆三通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