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4802.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鑫;周云锋;於恩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10G5/06;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兴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2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油泥 处理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所述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且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具有刮油卡环、搅拌棒和加热板,搅拌棒可以使油挥发的更快,加热板可以让油挥发的更彻底,提高生产质量,刮油卡环可以让冷凝棒上凝结的油更快的收集到储油箱,加快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是指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
现有的大部分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是静置处理,导致油挥发效率慢,挥发程度低,如果是冷凝回,冷凝棒上的油由于密度大自由下落速度慢,导致收集速度慢,等待时间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解决了油泥挥发不彻底,冷凝棒凝结的油下落速度过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轧油泥处理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且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均贯穿第一箱体且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外部,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承重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棒,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冷凝棒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吸气口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三壳体和第一箱体且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抽气机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三壳体和第二箱体且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出气口连通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四壳体和第二箱体且延伸至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与冷凝棒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第一壳体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所述第五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所述加热机的加热口连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五壳体、第一箱体和加热板且延伸至加热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二箱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4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型双色注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形烟气流道结构的烟气冷凝换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