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5011.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烨;吴芳;董洪江;顾春朋;潘乔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58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高压 直流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陶瓷外壳、磁极板、两个静接触点、动接触片、推杆、动铁芯和复位弹簧,磁极板的下侧面上凹设有第一安装槽,动铁芯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推杆活动穿设过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复位弹簧具有套设于推杆外的第一复位弹簧和间隙套设于第一复位弹簧外的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还与推杆呈微紧配合,第一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安装槽的顶壁和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还受拘束于第二安装槽的底部中,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还活动置于第一安装槽中。该高压直流接触器既降低了线圈的功耗和温升,还提升了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抗短路能力,满足了接触器产品的发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线圈功耗和温升的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市场中,客户越来越关注接触器磁路系统的功率与温升,而且从目前的行业发展前景来看,低功率、小温升的磁路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接触器磁路系统的功耗体现在——克服动铁芯重力和复位弹簧反力所消耗的能量。在现有的接触器结构中,通常都仅配置有一个复位弹簧,那么当静接触点与动接触片闭合时,就需要线圈提供一个较大的吸力,来使得动铁芯能够克服自身重力、以及复位弹簧的推力来向上运动。说明书附图3示出了在动铁芯移动过程中,线圈所提供的吸力、及单个复位弹簧所产生的反力的变化曲线图,并且由图中可看出,吸力曲线图与反力曲线图之间具有一部分重叠,这表示此状态下吸力小于反力,出现了吸不动现象,因此为克服上述问题,就要求线圈提供一个更大的力值(即功耗)来推动动铁芯走过这段距离,达到完全吸合的目的。因而,现有接触器磁路系统除了具有上述高功耗的不足,还伴随产生高温升、高成本的弊端,不符合接触器产品的发展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其不仅有效降低了线圈的功耗和温升,还大大提升了自身工作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短路能力,很好的满足了接触器产品的发展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功耗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一下侧敞口的陶瓷外壳、一密封连接于所述陶瓷外壳下侧上的磁极板、两个并排布置于所述陶瓷外壳上的静接触点、一活动内置于所述陶瓷外壳中的动接触片、以及一竖向布置的推杆,其中,所述动接触片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推杆的上轴端活动穿设过所述磁极板后、与所述动接触片相连接,所述推杆的下轴端紧配合插置于一动铁芯中,且在所述推杆上还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还活动置于一线圈所围成的空间内;在所述磁极板的下侧面上凹设有第一安装槽,以及在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一沿竖向延伸、并开口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呈相对布置,且所述推杆活动穿设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复位弹簧具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外,且同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还与所述推杆呈微紧配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对应的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顶壁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间隙套设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外,且同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还受拘束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还活动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横向截面为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之间具有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呈上下布置的上段部和下段部、以及衔接于所述上段部底侧与所述下段部顶侧之间的衔接部,其中,所述上段部和所述下段部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且所述上段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段部的高度,所述上段部的内径亦大于所述下段部的内径;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外径与所述下段部的内径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端紧密插置于所述下段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5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螺杆螺母组件
- 下一篇: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