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5018.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融之航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4 | 分类号: | B29C67/04;B22F3/10;B22F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塑料 金属 烧结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包括:放卷机、矫直机、铜粉铺粉机;所述放卷机的后侧依次设置有矫直机、铜粉铺粉机、铜粉烧结炉、氟塑料铺粉机、保温通道、氟塑料烧结炉、轧制机、清洗机及收卷机,所述放卷机的放卷轴上缠绕有带体,且带体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矫直机、铜粉铺粉机、铜粉烧结炉、氟塑料铺粉机、保温通道、氟塑料烧结炉、轧制机及清洗机,并缠绕在收卷机的放卷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进入氟塑料烧结炉的钢带具有较高的温度,降低氟塑料烧结炉耗能的优点,以解决现有装置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氟塑料金属带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
背景技术
金属氟塑料带材的结构为钢背——青铜——改性聚四氟乙烯三层复合材料结构,氟塑料层起到自润滑作用,烧结青铜粉层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能可及时转移轴承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氟塑料渗入到铜粉孔隙中,提高了结合强度,钢基板,提供了很好的承载性能和热传递作用,电镀层,使其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一般由放卷机、矫直机、铺粉机、烧结炉、轧制机、清洗机、收卷机等设备组成,现有的氟塑料金属带的烧结工艺为:放卷机放料钢带(现有的氟塑料金属带烧结工艺流程请参阅说明书附图5),钢带经矫直机矫直后进入铺粉机,铺粉机在钢背上铺设一层青铜粉,铺设好青铜粉后,钢带携带青铜粉进入铜粉烧结炉,高温烧结把青铜粉与钢背烧牢,在烧结好的青铜粉上,再通过后序的铺粉机铺设一层氟塑料,氟塑料铺设后,钢带携带氟塑料进入后序氟塑料烧结炉,将氟塑料烧结,完成氟塑料金属带的烧结过程,烧结后的氟塑料金属带经轧制机轧制厚度尺寸,再经清洗机清洗后,通过收卷机收卷,并按工艺标准进行检验检测后入库。
青铜粉与钢背烧结后的钢带进入氟塑料烧结炉前会流失热量,造成进入氟塑料烧结炉的钢带温度较低,烧结氟塑料时耗能较大。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青铜粉与钢背烧结后的钢带进入氟塑料烧结炉前会流失热量,造成进入氟塑料烧结炉的钢带温度较低,烧结氟塑料时耗能较大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包括:放卷机、矫直机、铜粉铺粉机、铜粉烧结炉、氟塑料铺粉机、保温通道、氟塑料烧结炉、轧制机、清洗机、收卷机、带体、支撑腿、防护门、观察窗、封板、走带口、滚轮;所述放卷机的后侧依次设置有矫直机、铜粉铺粉机、铜粉烧结炉、氟塑料铺粉机、保温通道、氟塑料烧结炉、轧制机、清洗机及收卷机,所述放卷机的放卷轴上缠绕有带体,且带体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矫直机、铜粉铺粉机、铜粉烧结炉、氟塑料铺粉机、保温通道、氟塑料烧结炉、轧制机及清洗机,并缠绕在收卷机的放卷轴上;所述保温通道由支撑腿、防护门、观察窗、封板、走带口及滚轮组成;所述保温通道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呈矩形阵列方式设置有四处;所述保温通道的前侧铰接有防护门,且防护门呈线性阵列方式设置有N处;所述防护门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固定有观察窗;所述保温通道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封板,且封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走带口;所述防护门的后方设置有滚轮,且滚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保温通道内侧底部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所述保温通道呈空心矩形状,且保温通道的内侧壁上铆接有复合反射绝热板,并且带体穿设在保温通道的内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氟塑料金属带烧结生产线所述封板呈矩形状,且封板靠近保温通道一侧的侧壁上铆接有复合反射绝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融之航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融之航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5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