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多次加强混合作用的微通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5868.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向铁军;谢小翠;邓德才;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复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多次 加强 混合 作用 通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化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次加强混合作用的微通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通道的当量直径十分微小,流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变得极为明显,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时总是处于平流状态,不同流体间的混合主要依靠分子间的扩散作用,造成混合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内容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前腔混合室,所述第一分流道路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中间混合腔室,且第一中间混合腔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后腔混合室,所述第二主流道设置在第一后腔混合室的右侧,所述第二前腔混合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分流道路,且第二分流道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中间混合腔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化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次加强混合作用的微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当前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将开启高效精细的化工新时代,微通道,就是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反应通道,微通道反应技术作为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兼具过程强化和小型化的优势,并具有优异的传热传质性能和安全性,过程易于控制、直接放大等特点,可显著提高过程的安全性、生产效率,快速推进实验室成果的实用化进程,与常规反应器相比,微通道反应器在传质传热、流体流动、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21世纪化工产业的革命性技术。
但是目前使用的微通道,因微通道的当量直径十分微小,流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变得极为明显,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时总是处于平流状态,不同流体间的混合主要依靠分子间的扩散作用,混合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流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变得极为明显,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时总是处于平流状态,不同流体间的混合主要依靠分子间的扩散作用,混合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实现多次加强混合作用的微通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多次加强混合作用的微通道结构,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前腔混合室,且第一主流道和第一前腔混合室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道路,所述第一分流道路的右侧设置有第一中间混合腔室,且第一中间混合腔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后腔混合室,所述第二主流道设置在第一后腔混合室的右侧,且第二主流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前腔混合室,所述第二前腔混合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分流道路,且第二分流道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中间混合腔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流道的内部尺寸小于等于两倍第一分流道路的内部尺寸,且第一分流道路关于第一主流道的中心轴对称布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间混合腔室关于第一后腔混合室的中心轴对称布置有两组,且第一后腔混合室与第一前腔混合室之间为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流道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主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吻合,且第二主流道与第一主流道之间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流道路为倾斜式结构设置,且第二分流道路与第一分流道路的数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间混合腔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后腔混合室,且第二后腔混合室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后腔混合室的形状和尺寸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组分流道路的设置,混合流体从前一个单元的后腔混合室流到主流道时,由于截面积缩小,流体被挤压,得到一次加强混合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混合腔室的设置,在中间混合腔室内,因为截面积扩大,产生伯努利效应,流体流速减慢并形成环流,得到又一次加强混合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后腔混合室的设置,使得后腔混合室中的混合流体顺利进入下一主流道中,并在多次主流道的压缩作用下,使得流体之间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复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复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5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材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 下一篇:制备纳米级固液混合相的高速剪切分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