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嵌件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7111.9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李健;朱伟平;王志俊;曹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嵌件 压铸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嵌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上设有凹模,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凸模,所述凸模上设有用于放置嵌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定位环,所述嵌件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定位模块的底面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与定位环对应,所述定位模块的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凸块,嵌件置于凹槽时,所述定位模块与第二凹槽紧密贴合,所述凸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凸块和第一凹槽形成压铸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模具压铸带侧边孔结构的铸件脱模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嵌件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件的形状多种多样,压铸完成后均采用顶针将压铸件顶出压铸腔即可,由于传统的模具都是上下合模,压铸完成后只能从一个方向将铸件顶出,若铸件的造型是具有侧边孔洞的,虽然可以设计模具压铸出来,但压铸完成后压铸件的侧边孔内的模具是与下模相连的,下模中的顶出机构向上顶无法将压铸件顶出,为了解决铸件带侧边孔的特殊造型的脱模问题,急需一种新的压铸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压铸出铸件带侧边孔结构的压铸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嵌件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上设有凹模,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凸模,所述凸模上设有用于放置嵌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定位环,所述嵌件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定位模块的底面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环形定位槽与定位环对应,所述定位模块的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凸块,嵌件置于凹槽时,所述定位模块与第二凹槽紧密贴合,所述凸块位于第一凹槽中,所述凸块和第一凹槽形成压铸腔。
为了更精确的定位嵌件,所述定位孔有两个。
所述凹槽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凸模上。
为了压铸时排出腔内的残留气体,在所述凸模外围,所述下模仁上设有多个渣包。
在压铸之前,将嵌件安装在凹槽内,将上模仁和下模仁合模,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间形成一个压铸腔,通过凹模上的压铸口进行压铸,压铸液流入凸块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压铸腔,压铸出特征部位,压铸完成后由顶出机构把产品和嵌件一同顶出,最后从侧向把嵌件与产品分离得到最终的产品,实现产品的特征压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模具压铸带侧边孔结构的铸件脱模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仁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嵌件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铸后的压铸件脱模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铸后的的压铸件上的特殊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7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刷器
- 下一篇:一种中医内科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