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7849.5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1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辉;张彦军;钱瑞战;许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飞机机翼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翼结构,包括机翼本体以及设置在机翼本体翼尖处的翼梢小翼;其中,翼梢小翼翼根弦长等于机翼本体的翼尖弦长,翼梢小翼先沿机翼本体展长方向延伸,再沿垂向延伸,且翼梢小翼的前缘和后缘均为平滑过渡的曲线;翼梢小翼翼根弦长至少大于5倍翼尖弦长;翼梢小翼具有第一预定角度的外撇角,以及具有第二预定角度的前缘后掠角,第一预定角度小于第二预定角度。本申请的机翼结构,翼梢小翼采用全曲线式的前缘和后缘,使其与机翼高度融合,能够有效减小翼尖涡的强度,减小飞机的巡航阻力,提高升阻比,增加飞机航程;并且具有良好的低速大迎角特性,保证飞机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翼梢小翼的表面流线附着不分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机翼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翼结构。
背景技术
翼梢小翼因其能够提高巡航升阻比的特性,使得飞机能够增加航程,节省燃料,提高了飞机的经济特性,因此在民用飞机和军用运输机中广泛应用,其中上翼梢小翼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种形式。
一般的上翼梢小翼通常采用平直线条的前缘或者后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与机翼的外形相似,仅在机翼翼尖与小翼翼根交接处进行外形的过渡,翼梢小翼仍然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机翼区分比较明显。这样的翼梢小翼会明显增加翼尖涡的强度,增加飞机的巡航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翼结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翼本体翼尖处的翼梢小翼;其中
所述翼梢小翼翼根弦长等于所述机翼本体的翼尖弦长,所述翼梢小翼从翼根至翼尖,先沿所述机翼本体展长方向延伸第一预定长度,再沿垂向延伸第二预定长度,且所述第一预定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长度,且所述翼梢小翼的前缘和后缘均为平滑过渡的曲线;
所述翼梢小翼翼根弦长至少大于5倍翼尖弦长;
所述翼梢小翼具有第一预定角度的外撇角,以及具有第二预定角度的前缘后掠角,所述第一预定角度小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翼梢小翼从翼根至翼尖,至少部分呈气动扭转。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定长度范围是0.8-1.1m,所述第二预定长度范围是0.6-0.7m。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定长度是0.9m,所述第二预定长度是0.67m。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翼梢小翼翼根弦长范围是1.2-1.4m,所述翼梢小翼翼尖弦长范围是0.2-0.3m。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翼梢小翼翼根弦长是1.29m,所述翼梢小翼翼尖弦长是0.28m。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定角度范围是30-32°,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范围是71-73°。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定角度是30.7°,所述第二预定角度是71.5°。
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机翼结构,其翼梢小翼采用全曲线式的前缘和后缘,没有明显的翼梢小翼与机翼的区分,翼梢小翼与机翼高度“融合”;该翼梢小翼能够有效减小翼尖涡的强度,减小飞机的巡航阻力,提高升阻比,增加飞机航程;并且翼梢小翼具有良好的低速大迎角特性,保证飞机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翼梢小翼的表面流线附着不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机翼结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机翼结构的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7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藏车车厢
- 下一篇:一种轴承加工用零件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