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加工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8475.9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菁;杨正荣;赵建国;刘军;殷翔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为天粮油收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F26B25/04;F26B21/00;F26B25/16;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加工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干燥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为两端凸起且中部扁平的U型结构,罐体的外侧设有与罐体结构相匹配的夹套,夹套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罐体的一端上部设有进米管,另一端的下部设有出米管,夹套的一端下部连接有热风进管,另一端的上部连接有热风出管,罐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连接第一搅拌器,第二电机连接第二搅拌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下方分别支撑设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本实用新型防止温度过高而破坏大米中的活性成分,使大米碎裂,增加碎米率,使大米受热烘干均匀,最大程度的去除大米内部的水份,延长了大米储存的时间,且能耗低,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加工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去除其内部的水份,避免由于潮湿导致霉变,保障成品大米的品质,延长大米的储存期。
但是现有的大米干燥大多通过自然风干,该方式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或者采用高温烘干、电加热烘干等,这类烘干方式干燥速度虽快,但过高的温度容易破坏大米中的活性成分,易使大米碎裂,增加碎米率,无法充分保障成品大米的质量;其次,现有的干燥设备大多存在烘干不均匀的情况,使大米储存的时间受到限制;另外,现有的干燥设备能耗较高,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对于小型加工企业而言,实用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大米干燥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米加工干燥装置,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米加工干燥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为两端凸起且中部扁平的U型结构,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罐体结构相匹配的夹套,所述夹套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所述罐体的一端上部设有穿过所述夹套的进米管,另一端的下部设有穿过所述夹套的出米管,所述夹套的一端下部连接有热风进管,另一端的上部连接有热风出管,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由穿过所述夹套壁和罐体壁的传动轴连接位于所述罐体一端内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二电机由穿过所述夹套壁和罐体壁的传动轴连接位于所述罐体另一端内的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下方分别支撑设有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为电动液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夹套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能够引导热风顺畅的从热风进管通过夹套出热风出管后再次循坏利用,防止高温热风聚集在夹套内时间过长导致温度过高而破坏大米中的活性成分,使大米碎裂,增加碎米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罐体为两端凸起、中部扁平的U型结构设计,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器搅拌,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器搅拌,使得大米在罐体的两端能够不断搅拌的同时,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配合下,不断使得大米能够定量的从罐体的一端滑至大米的另一端,使得大米来回滑动时,增大了大米层的受热面积,保证了大米受热烘干的均匀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大米内部的水份,延长了大米储存的时间。
3.本实用新型能耗低,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罐体;2.夹套;3.进米管;4.出米管;5.热风进管;6.热风出管;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一搅拌器;10.第二搅拌器;11.第一升降杆;12.第二升降杆;1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为天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食为天粮油收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8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