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8869.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张艳丽;彭东升;张林涛;潘帅;吴楠;杜欣;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17/01;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钻井 立管抗冰 保护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包括竖直浸没入海底的桩腿,水平设置于桩腿上方的平台主体,以及连接于平台主体并朝海底延伸钻井的钻井立管;钻井立管上滑动式设置有圆台状套筒,圆台状套筒套设于钻井立管;圆台状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将圆台状套筒固定于钻井立管的夹紧装置;圆台状套筒还通过绞绳连接于平台主体上的绞车;通过将圆台状套筒放置于海面,海水结成海冰膨胀时对钻井立管的垂直挤压会变成弯曲挤压,减低荷载,从而起到保护钻井立管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升式平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自升式平台包括桩腿2,受桩腿2支撑的平台主体1,以及用于钻油的钻井立管4;自升式平台在无冰海域应用广泛,但一旦将其推广至有冰海域,海面结冰后由于体积增大将直接挤压桩腿2以及钻井立管4,使站立状态下的桩腿2以及钻井状态下的钻井立管4承担巨大的冰载荷,极大的降低了自升式平台的适用性。图1即为自升式平台在站立状态下承受海冰作用,桩腿2以及钻井立管4均直接遭受海冰3的挤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能够对钻井立管进行抗冰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包括竖直浸没入海底的桩腿,水平设置于桩腿上方的平台主体,以及连接于平台主体并朝海底延伸钻井的钻井立管;钻井立管上滑动式设置有圆台状套筒,圆台状套筒套设于钻井立管;圆台状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将圆台状套筒固定于钻井立管的夹紧装置;
圆台状套筒还通过绞绳连接于平台主体上的绞车。
优选的,圆台状套筒的较大底面朝上。
优选的,钻井立管上设置有竖向的导轨,圆台状套筒搭设于导轨。
优选的,夹紧装置为通过液压缸控制的顶紧块。
优选的,液压缸连接于液压站,液压站设置于平台主体。
优选的,圆台状套筒的斜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优选的,绞车通过设置于平台主体上的电机驱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圆台状套筒放置于海面,海水结成海冰膨胀时对钻井立管的垂直挤压会变成弯曲挤压,海冰弯曲时产生的荷载力更小,从而起到保护钻井立管的作用;而通过绞车拉动绞绳,就可以调整圆台状套筒的位置,从而使其始终保持在海面位置,如此一来可适应多种不同深度海域的钻井立管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自升式平台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升式平台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升式平台圆台状套筒受海冰挤压示意图。
图中,1、平台主体,2、桩腿,3、海冰,4、钻井立管,5、圆台状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钻井立管抗冰保护的自升式平台,包括竖直浸没入海底的桩腿2、水平设置于桩腿2上方的平台主体1,以及连接于平台主体1并朝海底延伸钻井的钻井立管4;
钻井立管4上滑动式设置有圆台状套筒5,圆台状套筒5套设于钻井立管4;具体来说,钻井立管4上设置有竖向的导轨,圆台状套筒5搭设于导轨。圆台状套筒5的较大底面朝上。
圆台状套筒5上设置有用于将圆台状套筒5固定于钻井立管4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为通过液压缸控制的顶紧块,液压缸连接于液压站,液压站设置于平台主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8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纤拉丝机机头组件的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