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9434.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韩露;祝晓云;罗希榕;江秋菊;刘玉倩;冯勰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23/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花卉 育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包括有盆体,在所述盆体的盆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式布置的培养孔,在所述培养孔的底部对应位置处设有上下贯通的吸水孔,所述培养孔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形结构,在所述培养孔的侧面设有注水口,在所述盆体的盆面上还设有多个注水通道,相邻培养孔之间的注水口通过所述注水通道相连接,在所述盆体的盆面四周边沿处还设有护壁,所述护壁与盆体为一体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盆,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重复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花卉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育苗方式就是直接把种植的种子播撒地里,等种子自然发芽,经过一段时间后,等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再进行移植栽培;也有采用温室育苗方式,先把需要种植的种子播撒地里,然后上面用薄膜来覆盖进行保温,等种子发芽,经过一段时间后,等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然后再进行移植栽培。
对于花卉而言,花卉产业是精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栽培面积的日益增加,花卉产业的急速扩大,所伴随的栽培问题接踵而至,花卉在定植之前都有一个育苗过程,在育苗过程中影响花苗的生长周期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光照因素和温度因素,不同种类的花对光照和温度要求不一样,合理地调节温度,合理地利用光照,才能将花卉育苗周期缩减到最短,培育出高质量的花苗,才能满足市场化需求。由于花卉的幼苗较为脆弱,培育过程对湿度和养分的要求较高,在自然环境下培养不利于花卉幼苗的存活,一般需要在温室环境下培育,使其具备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当苗长至特定范围的叶片时,再移植到室外环境下移栽入土。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目前一般都采用在苗床上面设置大棚的方式进行育苗,这种方式虽然管理方便、易于看管,但在苗木刚种植的前期,尤其是根部特别脆弱伸长无规律,无法控制。同时,也有采用塑料袋配装营养土的方法,但是采用此种方法比较费工及费时,同时其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和使用麻烦等问题,而且使用后的塑料袋还容易造成污染环境的问题,在苗木长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从苗圃中移植到需要栽种的地方,由于每颗苗木的根须的发达程度不同,在苗木移植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伤害苗根和苗叶,还容易伤害苗木的根须,造成苗木移植的成活率低的现象,从而影响花卉健康成长,严重影响其成活率,导致缓苗期延长。另外,在现有的花卉育苗过程中,大多数还是采用大田育苗方式,然后再通过营养袋移植,而在大田育苗过程中,容易感染病毒病,而且受气候影响也较大,严重影响花卉育苗的效益;而在移植过程中,因搬运零散,还容易受到伤害,产生伤苗、损苗现象,从而影响花卉的成活率,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重复利用,并且能提高花卉成活率的育苗盆,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包括有盆体,在所述盆体的盆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式布置的培养孔,在所述培养孔的底部对应位置处设有上下贯通的吸水孔,所述培养孔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形结构,在所述培养孔的侧面设有注水口,在所述盆体的盆面上还设有多个注水通道,相邻培养孔之间的注水口通过所述注水通道相连接,在所述盆体的盆面四周边沿处还设有护壁,所述护壁与盆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其中所述盆体采用硬质泡沫材料压制成长方体结构,其整体外形长度为90~95厘米、宽度为65~70厘米、厚度为10~12厘米;其中所述护壁高出的盆面距离为1~2厘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其中所述培养孔设置有96个,分为十二行八列,所述注水通道由主通道和次通道组成,所述主通道设置有七个,并分布于相邻两列培养孔之间,所述次通道通过主通道与相邻两列培养孔之间的注水口相通,其中所述培养孔的直径为6厘米,所述吸水孔的直径为2厘米,所述培养孔的高度为8~10厘米,相邻两个培养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9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压出式棋子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投影式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