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9794.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兰德刚;王小朋;李跃;梁海深;袁贺超;王晓彤;魏占朋;兰岚;寇淼;宋瑞;张樱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避雷器 高压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试验装置,包括可伸缩绝缘杆、线夹、在可伸缩绝缘杆内穿入低绝缘直流屏蔽高压引线,低绝缘直流屏蔽高压引线两端分别制成公、母对接插头,公插头端固定在可伸缩绝缘杆的一端,母插头端经绝缘杆内的伸缩引线与线夹的公插头相连接至被试避雷器,所述线夹包括大、小两个夹子,大夹子接屏蔽线的线芯,小夹子接屏蔽线的屏蔽。该装置既增加了同一设备适用于多种现场的通用性又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试验人员反复在杆塔上面的平台边缘进行工作时发生高空坠落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试验过程中高压引线的脱落,从而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避免损坏试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试验技术领域,涉及避雷器,尤其是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是避雷器最重要的交接、例行及诊断试验项目,对于发现避雷器内部绝缘受潮、老化及存在严重的局部放电等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一般都比较高,例如220kV避雷器每节的直流参考电压一般在150kV左右,而500kV避雷器每节的直流参考电压一般可以达到200kV左右。而目前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的高压引线绝缘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在进行此试验项目时如何布置高压引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此项工作有时候会占用相当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现场设备安装较高且对地距离较近,高压引线不容易布置的场合。比如杆塔上的避雷器安装完毕后进行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就存在这一问题,由于杆塔上结构比较复杂,接地的金属部件比较多,而且同时还存在绝缘支撑瓷瓶以及电缆头等设备,因此在进行杆塔上的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为了使高压引线与杆塔的接地部件、绝缘支撑瓷瓶以及电缆头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需要反复调整高压引线的位置和布线置方式,而且每一相避雷器试验均要进行此项工作,这就大大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设备的及时投运;
2、目前在布置直流高压引线时通常用绝缘胶带将高压引线悬吊在接地金属部件上或将高压引线缠绕在绝缘瓷瓶上再调整高压引线的走向,由于用绝缘胶带进行的临时吊装固定不够可靠,缠绕在绝缘瓷瓶上的高压引线也很容易脱落,如果高压引线在试验过程中脱落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3、在用绝缘胶带进行高压引线的吊装或将高压引线缠绕在绝缘瓷瓶上时,试验人员往往需要站在杆塔上面平台的最边缘进行工作,这无疑增加了试验人员发生高空坠落的风险,特别是杆塔上避雷器的试验工作很多时候是在晚上进行,因此试验人员的视线会很模糊,精力也更容易分散,故而在进行高压引线布置工作时更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试验装置,该装置避免了试验人员反复在杆塔上面的平台边缘进行工作时发生高空坠落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试验过程中高压引线的脱落,从而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避免损坏试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避雷器高压试验装置,包括可伸缩绝缘杆、线夹、在可伸缩绝缘杆内穿入低绝缘直流屏蔽高压引线,低绝缘直流屏蔽高压引线两端分别制成公、母对接插头,公插头端固定在可伸缩绝缘杆的一端,母插头端经绝缘杆内的伸缩引线与线夹的公插头相连接至被试避雷器,所述线夹包括大、小两个夹子,大夹子接屏蔽线的线芯,小夹子接屏蔽线的屏蔽。
而且,在可伸缩绝缘杆的外壁两端固装两个可开合的挂钩。
而且,使用时,通过绝缘尼龙拉线将可伸缩绝缘杆固定在绝缘瓷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大大减少试验人员的工作量,节省接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被试设备及时投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9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