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渣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0047.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涛;江浩;刘军;王建星;杨静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9/00 | 分类号: | C10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渣 排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渣排出装置,包括竖直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上端通过封口件封口,下端连接有管式螺旋输送机,封口件下方的排渣管侧壁设置有进渣口,所述排渣管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片,搅拌轴的上端贯穿封口件并连接有动力机构。使用时,热解炉中的废渣通过进渣口落入排渣管,然后堆积在排渣管的底部形成废渣塞,将排渣管的底部堵住,可避免外界的空气通过管式螺旋输送机进入排渣管。同时,搅拌片将废渣颗粒进行破碎,减小废渣颗粒之间的间隙,提高废渣塞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热解炉,同时防止热解炉内的油、水蒸汽通过废渣排出装置排出,以满足热解炉的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基钻屑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渣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油基钻屑是深油井、页岩油气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浆体污染物,含有石油烃类、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对土壤、大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大油田产生的油基钻屑每年高达上百万吨,油基钻屑的油含量为10%~30%,水含量为20%~50%,按平均油含20%计,每年约有十万多吨的油沉积在油基钻屑中,造成了石油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废弃钻井液、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随着我国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大量油基钻屑已成为油气田的沉重负担。
目前,油基钻屑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固化、溶剂萃取、生物修复、离心分离或热解析等处理方式,其中焚烧、填埋、固化等方式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溶剂萃取、生物修复等方式处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适合经济规模化处理;离心分离技术仅适用于对于油基钻屑的初步处理,处理后的废渣体含油率仍大于2%,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热解析技术已成为主导新型技术,经过热解后的废渣的含油率可达到1%以下。
关于热解析技术,目前已有微波加热、热烟气加热、间接炉体加热、直接炉体加热等热解析技术,专利CN201310645168.3《一种废弃油基泥浆中泥浆及柴油基的回收装备制造方法》及专利CN201720631428.5《一种含油钻屑基油资源化回收系统》均公开了利用离心过滤-离心沉降耦合工艺回收油基泥浆,分离的低含油固相通过浸取-蒸脱设备实现柴油基的回收;专利CN201710056323.6《一种污泥热解脱附装置》公开了采用高温热烟气加热的方式对于污泥热解处理;专利CN201810070920.9《一种油基钻屑连续式微波热解设备及工艺》及专利CN201410309267.9《一种用于微波热解析含油钻屑装置及其方法》均以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油基钻屑进行热解;专利CN201410805630.6《含油固废间接加热热解析处理装置及方法》是采用直接给炉体加热的方式。虽然经以上方式热解后油基钻屑的废渣的含油率可能达到1%以下,但是设备较复杂,投资大,且运行成本较高,多年来,国内一直没有一套技术与经济可行处理油基钻屑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布号CN108625821A《油基钻屑处理方法》提出以“导热油+电”间接加热方式处理油基钻屑,使油基钻屑热解后的废渣含油在0.3%以下,该方法所采用的热解析设备包括热解炉、进料装置、出料装置、除尘装置、冷凝分离装置以及加热锅炉装置,其中,出料装置即废渣排出装置是重要部件之一,根据工艺要求,外界的空气不能够通过进料装置或者出料装置进入热解炉,同时也要避免热解炉内的油、水蒸汽通过出料装置排出,因此需要保证出料装置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渣排出装置,用于热解炉的废渣排出,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热解炉,同时防止热解炉内的油、水蒸汽通过废渣排出装置排出,以满足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渣排出装置,包括竖直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上端通过封口件封口,下端连接有管式螺旋输送机,封口件下方的排渣管侧壁设置有进渣口,所述排渣管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片,搅拌轴的上端贯穿封口件并连接有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渣口下方的排渣管内设置有上物位传感器和下物位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0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单脚停车架
- 下一篇:一种具备防撞击防护功能的水文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