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0466.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8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綦庆军;周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设备。其中,发声设备包括吸声模组,吸声模组包括壳体和吸频空腔。本实用新型在狭长音箱内设置开孔板,开孔板与狭长音箱的壳体形成吸频空腔,开孔板上开设若干吸音孔,将多个吸音孔作为声质量元件,配合吸频空腔,当入射波传递至壳体内时,开孔板与吸频空腔之间形成共振,产生阻抗山峯,衰减吸频空腔内的中频驻波,减轻或者消除声染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电视机无边框与超薄化,已是工业设计的主流,但此种结构,严重限制了内置音箱的尺寸,音箱中,由于扬声器振膜的前后振动,不仅向外辐射了声波,同时也向密闭箱体内部辐射了声波(即入射波),在箱体内的声波经箱体内壁反射形成反射波,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某些频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该两列波叠加后形成驻波(尤其是中频驻波),此种驻波在音箱内部形成声染色现象,最常见的声染色现象是音箱发声时有“罐子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设备,旨在解决音箱内的中频驻波带来的声染色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声设备,所述发声设备包括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开孔板,所述开孔板设置于发声设备的内部,并与所述发声设备的壳体形成吸频空腔;
所述开孔板上设置有若干吸音孔,用于使所述发声设备产生的驻波传入所述吸频空腔。
优选地,所述吸声模组还包括吸音板,所述吸音板设置于所述吸频空腔内,用于吸收所述发声设备产生的驻波。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平行于所述开孔板的侧壁与所述开孔板之间的距离为100mm-1000mm。
优选地,所述吸音孔的直径为0.05mm-1.5mm。
优选地,所述开孔板的厚度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开孔板的穿孔率为10%-60%。
优选地,所述吸音板与所述开孔板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吸音板由矿棉或者多孔性海绵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发声设备的长度与高度之比、长度与宽度之比均大于或等于4。
本实用新型在狭长音箱内设置开孔板,开孔板与狭长音箱的壳体形成吸频空腔,开孔板上开设若干吸音孔,将多个吸音孔作为声质量元件,配合吸频空腔,当入射波传递至壳体内时,开孔板与吸频空腔之间形成共振,产生阻抗山峯,衰减吸频空腔内的中频驻波,减轻或者消除声染色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设备中吸声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设备中吸声模组一实施例开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设备中吸声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设备中吸声模组一实施例的实验效果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闸机门组件及光效闸机门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无卤低烟交联聚乙烯绝缘布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