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1312.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宝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宋春昕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永磁 电机 两端 驱动 轧胚机辊筒 | ||
一种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辊筒轴上对称安装两个电机定子,辊筒轴上位于两个电机定子两侧安装两个轴承,轴承外缘通过轴承座锥套固定于辊筒上,作为永磁电机转子的辊筒位于电机定子的外部,磁钢固定于轴承座锥套内侧与电机定子对应安装;辊筒轴两端通过固定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辊筒轴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免用减速机采用永磁电机直接驱动辊筒,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少;线速度高,产量大;机械效率高,节约能源;维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轧胚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轧胚机主要由两个或几个相向旋转的轧辊组成,当油料物质(大豆、花生、棉籽等)通过两辊中间时靠瞬间的挤压力形成胚片,并初轧出毛油,再通过精炼浸出便形成了成品食用油。
传统的轧胚机轧胚机辊筒驱动采用电机和减速机配合结构,结构复杂、体积大,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另外,线速度低,机械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轧胚机辊筒驱动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辊筒轴7上对称安装两个电机定子12,辊筒轴7上位于两个电机定子12两侧安装两个轴承4,轴承4外缘通过轴承座锥套9固定于辊筒10上,作为永磁电机转子的辊筒10位于电机定子12的外部,磁钢3固定于轴承座锥套9内侧与电机定子12对应安装;辊筒轴7两端通过固定轴承座2安装于机架1上;辊筒轴7上设有进水孔19和出水孔20,进水孔19和出水孔20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辊筒轴7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座2,轴承座2和辊筒轴7之间设有胀紧套13,轴承座2下部通过轴承座滑板16连接并固定于机架1上。
所述辊筒轴7上位于两个电机定子12之间处对称安装两个工艺支撑内圈14,工艺支撑内圈14外缘通过第二轴承17安装工艺支撑外圈18。
所述电机定子12的定子线圈绕组8通过灌封胶11密封。
所述进水孔19和出水孔20之间连接金属软管6,金属软管6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母15固定于进水孔19和出水孔20的接头体21上。
所述磁钢3通过沉头螺钉5固定于轴承座锥套9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免用减速机采用永磁电机直接驱动辊筒,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少;线速度高,产量大;机械效率高,节约能源;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主视剖面结构图。
图中:1、机架,2、固定轴承座,3、磁钢,4、轴承,5、沉头螺钉,6、金属软管,7、辊筒轴,8、定子线圈绕组,9、轴承座锥套,10、辊筒,11、灌封胶,12、电机定子,13、胀紧套,14、支撑内圈,15、锁紧螺母,16、轴承座滑板,17、第二轴承,18、工艺支撑外圈,19、进水孔,20、出水孔,21、接头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宝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宝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1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