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1574.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8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查伟民;韩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大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智能 交通 站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的实现方式,包括基座、支撑龙骨系统、装饰面板。所述的基座由10mm厚的铝合金板材两侧焊接有竖向翼板与支撑龙骨连接来支撑整个站牌;所述的支撑龙骨系统由两根竖向立柱及横向稳定杆构成,实现装饰面板的安装和加强结构强度的功能;所述的装饰面板由前后氟碳喷涂铝合金面板、顶部封板及左右两侧装饰型材构成,实现交通站牌的外观效果及交通信息的实时显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合金板材及铝合金型材为原材料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交通站牌的全铝合金化,具有使用年限长、绿色环保、结构强度高、氟碳喷涂外观亮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属于铝及铝合金类新材料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的通知的正式发布,5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创建城市将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各个试点城市都开始着手加快绿色交通发展、推进智能交通站牌建设、逐步建立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目前交通领域采用的智能交通站牌多采用的是不锈钢板或者复合材料加工制作,不锈钢板外表面处理主要采用镀锌或普通粉末涂装而复合材料外表面通常直接采用材料的颜色而不做特殊的处理。此类型的交通站牌仍具有以下缺陷待解决:(1)不锈钢板材料较重运输及安装不便,复合材料重量较轻但结构强度相对较差;(2)不锈钢板表面镀锌处理颜色较单一而普通粉末涂装耐候性差在长期处于室外的风吹日晒的环境下两到三年后就开始变得老旧,观感较差影响市容市貌;(3)表面粉末涂装漆膜附着力一般在较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易出现漆膜脱落的情况,严重影响使用;(4)由于不锈钢板的可塑性一般故目前使用的交通站牌多为方正造型,整体造型单一。针对上述方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我们希望出现应用其他新材料制作的交通站牌来替代现有的采用不锈钢板或复合材料的交通站牌,并且我们希望其具有材质轻便于运输及安装、材料的可塑性好易于加工从而使得站牌有独特的外观效果、采用新颖的表面处理工艺使得涂层耐候性好能达到历久弥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铝结构智能交通站牌包括基座、支撑龙骨系统、装饰面板。
基座是以10mm厚铝合金板为底板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到地面上,底板上竖向呈90°焊接有两个开有螺栓孔的立板通过螺栓与底座的左翼板和右翼板连接,底座横向焊接有方管加强肋并且在下面通过自攻螺钉安装下侧封板进行装饰,在下侧封板顶部焊接有下封口板用来封闭整个装饰面;支撑龙骨系统是通过螺栓经由左立柱、右立柱与基座连接到一起,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稳定单元及一个顶部稳定横杆,稳定单元是由中部稳定横杆上、下与斜撑稳定杆组成并通过连接角铝一、二与左、右立柱相连接起支撑稳固的作用;装饰面板为环绕在支撑龙骨系统的四周起装饰作用的面板,同时将前面板和后面板加工成弧形以实现整个站牌的造型设计,前面板的板面上加工有LOGO和显示屏安装位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液晶显示屏来实时显示交通信息。前面板与后面板通过板面边缘卡进左侧装饰板与右侧装饰板预留的卡槽内实现前、后面板的安装固定,左侧装饰板与右侧装饰板上加工有圆孔并通过螺栓与支撑龙骨系统的左、右立柱连接,上封口板板面上加工有自攻钉孔通过自攻钉与左侧装饰板、右侧装饰板顶部连接,左扣板及右扣板则是直接卡进左侧装饰板与右侧装饰板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大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未经方大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1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